王 瑶
转眼女儿幼儿园即将毕业,听着女儿在家不停地练习《老师再见了》,跟我说着“舍不得幼儿园、舍不得老师”之类的话,我竟有些伤感。女儿生性慢热,接触新事物、学习新技能时总有种本能的抵触,可以说女儿和别的孩子相比属于非常不完美小孩,但是她有着坚韧的毅力和执着,她随和、谦让、能吃苦,没有一点点矫情,因此在培养她时我特别注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每个妈妈都忘不了孩子第一次离开家上幼儿园的情景,或楚楚可怜地流泪,或声嘶力竭地哭号……无论孩子有多么抗拒上学这件事,到最后他所有的不满、委屈、挣扎,统统都融化在老师那温暖的爱里。我的女儿更是如此,无论三岁初上幼儿园时她曾经怎样哭闹过,现如今她早已对哭闹着不上幼儿园的学弟学妹们嗤之以鼻,她不相信那曾是她三年前的模样。三年来,女儿的成长清晰可见,虽然她还不够优秀,但是我相信只要今天的她比昨天棒,将来的她一定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记得刚上幼儿园时,只要有美术课,她就比较焦虑,小手心经常紧张地攥出汗来。美术课要动手动笔,她总是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如何下笔,通常要在老师的陪伴和引导下才能画几笔。女儿对色彩不太敏感,虽然从小我便有意识地教她识别颜色,但她兴趣不大。有一天梳头发时,她自己拿着皮筋开始分辨粉色、紫色、大红、绿色等,让我很吃惊,通过和老师沟通,得知女儿突然对颜色特别感兴趣得益于在幼儿园里玩的逻辑狗思维游戏。见女儿有了兴致,我便买来同样的逻辑狗教材让她在家练习,进步飞快。女儿的观察能力很强,但动手能力较弱。我知道擅于观察的孩子通常脑海里都有自己的构图,只不过是怯于着笔,于是我给她报个美术班,平时在家让她多用笔,边画边讲,再把她画的发给老师,收到老师回复的文字或语音,她通常会满足地反复看反复听。慢慢地,她再也不会因为上美术课而焦虑,她的画开始有模有样有内容,能够把生活中的场景用画表现出来。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通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问题层出不穷。前几天晚上,我接女儿放学,从她出校门的那一刻起,她就开始没来由地闹脾气,后来索性哭闹着说不跳腰鼓操,一直到晚上睡着了还在啜泣。我和老师联系后知道因为上周孩子没来,所以腰鼓操分解动作没学,这周直接完整地跳,她便有点儿发怵。于是我找老师要来幼儿园里学的那套腰鼓操视频,在家带着女儿练,再把录的视频发给老师。通过跟老师的有效沟通,老师对女儿更加关注,发现她其实能记住动作,但有点儿不太敢跳,在后来的活动中经常鼓励,慢慢便熟能生巧,女儿腰鼓操跳得越来越有兴趣,虽然那段时间天天跳腰鼓操很累,但是孩子从来没有退缩过,时不时来一段,无论在家还是路上,只要听到音乐,便自行起舞。
作为二胎妈妈,我深谙孩子的成长特点,每个孩子都有她独特的个性,作为父母,我们要做好的就是不断地帮孩子疏导、鼓励,让他的身体和心理从胆怯到泰然处之再到欣然接受。孩子的一点点进步,得益于老师们的悉心教诲和引导。虽然女儿真的不完美,但是我会一直陪伴她左右,教她做人的道理,教她更多的技能,静待她华丽绽放的那一天。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