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系列报道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追寻初心 信阳印记”大型融媒体专题系列报道(27)

红旗漫卷山河新


本报记者 马依钒

英雄故事口口相传,砖瓦草木皆是见证。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新县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旧址纪念馆采访。90年前,这里是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红四方面军总部、鄂豫皖军委航空局等机构所在地。今年“七一”前夕,经过陈布展和安防系统提升,这里重新开放,来此接受革命教育的各地群众络绎不绝。

“1931年2月10日,光山南部重镇新集(今新县)被红四军攻克后,这里就成为鄂豫皖苏区的红色首府。”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管委会副主任章桂文向记者介绍,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规模较大的根据地之一。它以新集为首府,以大别山为中心,包括周围20余个县,东接江淮平原,西扼平汉铁路,南濒长江,北带淮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红旗漫卷大别山,党群共赴山河新。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经历了创建与统一、巩固与发展、坚持与保卫等几个阶段。鼎盛时期,根据地面积扩展到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350万,主力红军4.5万余人,建立起26个县的革命政权,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此大别山一隅何以能风展红旗,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全国第二”?“党的正确领导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迅猛发展的根本保证。”章桂文介绍,鄂豫皖苏区的党组织通过组织、思想、作风、廉政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党在大别山区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按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纲领、路线,鄂豫皖苏区的党组织积极发展共青团、工会、农民协会等群众团体,建立教师联合会、反帝大同盟、互济会和济难会等行会组织,充分组织发动,把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汇聚起推进根据地建设的强大力量。

看着馆内的各项陈布展,听着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一位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教师触动很深:“那些艰苦斗争的岁月里,在党的领导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青年、妇女、儿童、教师等不同群体奔着共同的理想信念行动起来。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由此便可窥见一斑。”

位于新县首府路41号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旧址纪念馆管辖旧址六处。讲解员余晓露向记者介绍,其中,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省工农民主政府旧址、鄂豫皖省政治保卫局旧址、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鄂豫皖省苏维埃石印科旧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是清末豫南民居式建筑,主要陈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及沈泽民、成仿吾、郭述申、陈昌浩等领导人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战斗历程。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是清末豫南民居式建筑,主要陈展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发展情况及红四方面军成立后的战斗情况。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主要陈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的情况介绍和战斗经历。

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旧址纪念馆,沉浸式教育往往能给人带来综合性的思考和触动。目之所及是红色,一帧一画染热血,90年来天地新……眼见为实,极易转化为心灵的震撼。

红色名片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旧址纪念馆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旧址纪念馆位于新县首府路,2009年1月成立,辖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等六处旧址,馆内收藏文物629件(套),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省级文明旅游风景区、河南省优秀免费开放博物馆等荣誉称号。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