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华
我所居的小城南边,有一条河,叫浉河。古汉语里,浉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字。《辞海》曰:“浉河,水名。在河南省南部。”这是“浉”唯一的注释,表明浉是浉河流域居民的文字专利。无论在什么场所,看见浉字,一定是与浉水有联系的。
浉河的来历,据说是因人物尊称演化得名。古时候,有一个叫胡超的隐者,隐居溪边,以德昭彰,人们感赞他的为人师表,就把他所隐居的小河称为师溪。南北朝时更名浉溪。南齐建武二年(495年)改称浉水,后称浉河。这是我从《信阳地名志》上查找到的说法。查《重修信阳县志》,引用的是《水经注》:“淮水又东,得浉口水源……”并没有说浉河的由来。但我却愿意相信,浉河是因隐者而居的这份美好。
隐者,是一个多么让人遐想的称呼啊!隐居不仕之士才是隐士。而士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知识分子吧。知识分子不出来做官,不出来求名,终身在乡村当个老百姓,或像范蠡带着西施一样遁迹江湖,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隐士。
古时的浉水是明澈的,秀丽的。河面窄不过数丈,水碧见底,饮之甘洌,因而才有胡超隐于溪边的传说。只不知这胡超是哪个朝代的人。不过,他所隐之师溪,在南北朝时才更名浉溪,那他至少是南北朝那个时代的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过很多国家政权,但存在的时间都不长,社会常年动乱,这和春秋战国时期有些相似。便有一些知识分子淡泊名利,选择归隐山林溪水,寻求自由。他们虽不问世事,却用自己高尚的品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世俗之人的生活。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引喻这些隐者,也是恰如其分的吧。这么说,胡超隐于师溪,既是贤者选择良地,也是一方丽水成就贤者之名。《重修信阳县志》就说,浉水为天下第四十六泉,“生斯土者往往多禀清气具风骨之士,不可谓非山水之有灵也。”
这让我想起一个发生在距离浉水不算远的故事。
那是春秋时代,60岁的孔子还在周游列国。有一天傍晚,子路忽然掉了队。他看见一个老农在田里锄草,便问道:“子见夫子乎?”老农冷冷地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子路也觉得太冒失了,便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半天说不出话来。老农见他还谦虚知礼,便邀到家去歇宿,杀了鸡款待他。第二天早上,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对孔子讲了,孔子说:“这一定是个有修养的隐士。”孔子想见那人,叫子路回去找,可是那个人已经不在家,没法找到了。
一个人隐居,算不上“隐士”,他还须得是“士”,即“贤者”。在孔子眼里,那位农夫就是一位隐居的贤人,他才会让子路回去寻找。可在那个农夫的眼里,孔子不过就是一个“俗人”吧?他猜到孔子会派人来,才有意回避子路的呢。《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世无闷。”又曰:“高尚其事。”浉水洁净,淳厚,清涟,澄冽,是能怡情的水,也是能养贤的水。因此,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许多贤人愿意择浉水而居。最为人所知的,是后汉安成人周磐。他曾任阳夏重合令,因思念母亲,辞官隐逸浉水之畔的贤山。后人为纪念他,把他所居之山叫作贤隐山,所居之石洞称为贤隐洞。
一座小城,其水因人而名,其山亦因人而名。这让小城多份灵气,矜气,秀气,古气,芳气,英气。贤岭松风和浉河泛月,是人们之于一山一水的美好感受和良好愿景。松是岁寒近友,月是春夜远朋。若登山静听松涛,似能听见昔时贤人的切切轻语;临水遥望明月,宛如看见往日隐者的绰绰英姿。因此,我总觉得,倘若是一个生性淡泊的人,生活在这样的小城,即便世上嚣嚣嚷嚷沸沸扬扬,他的日子依然会过得宁静,恬静,和静吧。
浉以隐者而名,山以贤者而显,这是一段历史故事,也是一种乡土文化。山水相连,登贤山而眺浉水,湖光山色,诗情画意;泛轻舟以观贤岭,松涛如海,见贤思齐。真可谓山水一感慨,不异古人心了。
贤隐浉水,小城千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