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商城综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我心中的黄柏山


——“黄柏山精神”事迹报告会宣讲摘登

一座青山,三代林工,坚守绿色梦想,践行两山理念;一片林海,六十五载,历经风雨变迁,绘就生态画卷。黄柏山是商城人心中大山的脊梁,黄柏山人铸就了“敢干、苦干、实干、巧干”的黄柏山精神。

7月16日上午,商城县隆重举行“黄柏山精神”事迹报告会,6名宣讲员生动讲述了几代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把荒地荒山变成绿水青山的艰苦历程和感人事迹。本报今日整理刊登6名宣讲员讲述的黄柏山故事,以飨读者。

青山深处党旗红

喻福菊

张培丛是黄柏山“林一代”唯一的技术员,他一生勤勤恳恳,以场为家,他有一张手绘的林区地图,记载了他走过的山山水水;更有一本几十万字的工作笔记,为林场规模化造林提供重要基础。他指导林工搞水杉枝条繁育试验和林木间伐,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53岁那年,组织上郑重批准了张培丛的入党申请,那一刻,一向坚强的他,泣不成声。一生交给一座山,一生坚守一份信念,他是一座碑,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2003年,林场举步维艰,干部职工无斗志,坐等砍树来维持,改革势在必行。林场本着“宁可人下岗,也不让树下岗”的理念,率先在全省推行人事改革。一批人守业,一批人离岗,一次性分流人员149人,仅当年就省下来100多万元经费,相当于把500亩以上、40年的成材林留在了山上。紧接着,租赁山场状规模,大力发展旅游业,林场浴火重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可是,改革的阵痛也同时把时任场长余英禄推到了风口浪尖。有天晚上,几个被征地的老乡带着录音笔堵住了余场长的家,从晚上7点谈判到凌晨2点,“如果不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你们可以挖我家祖坟。”最后,老场长用这样的承诺才安稳了民心。家里人不理解,余场长说:“林场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改革才能杀出一条自救的血路,我对不起你们老老小小,可咱在家门口当干部,得对得起父老乡亲啊!”

一个党员一盏灯,是他们,点燃了黄柏山林场未来的星空!那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步步坚实的脚印,宛如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青山深处高高飘扬!

一条链接幸福的盘山路

曹 杰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黄柏山人,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常说,以前黄柏山是没有路的。20世纪末,黄柏山上来了一个好领导,他带领林业工人用了8年时间,修了一条长60余公里的林区公路,打通了大山与外界的联系,架起了黄柏山通往幸福的桥梁,他就是黄柏山林场第五任场长——陈世煌。

1980年春,乍暖还寒,陈世煌被任命为河南省国营商城县黄柏山林场场长。陈世煌是大山的儿子,对大山、对森林有着特殊的感情,刚来黄柏山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林场长期以来只重造林、轻视抚育,杉林长得密不透风,影响整体林木生长。对森林必须要进行间伐抚育,但路是林场的血脉,没有公路,一切都无从谈起。

经过专家论证后,陈世煌决定:投资120万元修通林区公路。此后,他跑遍了县领导办公室,走遍了各个林区生态林,拜访了很多部门领导,请教了所有林点老职工,通过上下沟通、协调,申请贷款300万元,修路计划付诸行动。

斗严寒、战酷暑,风里来、雨里去,用木棍支撑,用脚步丈量,绘好林区道路规划蓝图,林工们自主设计施工,全员上阵。一时间,开山炸石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腰缠绳索,劈山填谷,用钢钎和铁锤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出了一条总里程60余公里的林区公路。此后,他又决定修公路、建学校、盖宿舍、聘老师,用知识武装头脑,改变林场子女的未来,打造技术与学历于一身的新型林业人才。与林场其他领导商量后,他们主动找到林场附近的药铺村,与药铺村联合办一所学校。

我的林场我的家

洪 菊

我的爷爷,是这片林海碧波的开创者之一。1956年,年仅18岁的他,积极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号召,和“战友们”一起种下了黄柏山林场上的“第一片绿”。

爷爷临终时让我们把他葬在这片林地,他说,这样他就可以看到这些树苗慢慢长大。这是爷爷对大山的深情,倾尽一生去守护。转眼间,我的叔叔也已成年,生在大山长在大山的他子承父业,成了一名“林二代”。

一次,叔叔和同事们巡山时,远看对面的山上浓烟滚滚,山上着火了!他立刻跟着队伍带着铁锹,投入到这场战斗中去,冲在最前面的他,无暇顾及迅猛的火势,他挥舞着手中的铁锹,隔离带越来越长、越来越宽了,突然风向一转,热浪扑面而来,旁边的同事奋力一拉,他与死神擦肩而过。天渐渐黑了,火终于被扑灭了,叔叔至今还心有余悸。但他却说:“老一辈人‘打下的江山’,我们必须得守住!”

2003年,一场不期而遇的国有林场改革,让黄柏山林场陷入了困境。当时账户现金只有5000多元,万一发生火灾他们连上山救火的油钱都没有,许多国有林场走上了砍树卖钱的道路,黄柏山林场断臂求生,提出“宁可人下岗,不让树下岗”的人事改革制度,260名在职职工,一次性分流149人,精简四个二级单位。一夜之间,一半人下了岗。留下的,是满眼心酸;离开,更是一片渺茫。这些从小跟着父辈们上山种树、甚至连学都没上过的“林二代”,为了黄柏山的青山常在,他们宁愿堵上自己的前程。

今天的我走在这片林间,时常怀念爷爷爽朗的笑声,叔叔们挺拔的背影,是他们用黄柏山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我,让我义无反顾地选择成为“林三代”。

赓续黄柏山精神 谱写新时代华章

周 政

1956年11月,商城县国营黄柏山林场正式成立。林场建成后,县里从附近乡镇抽调了数百名社员植树,他们便是“林一代”创业者。那时,林场工人每人每月平均配发40斤粮食,还得补贴家用,一天的量就只够吃一顿饭,经常吃不饱,很多时候是采野果充饥,渴了喝山沟水,病了吃山草药。除了一个旧庙做场部,林工们没有住所,只能搭草棚,睡地铺,用油松点亮,与荒山做伴,与野兽为邻。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黄柏山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感天动地,一切困难都没有阻挡他们多栽树的目标。他们始终坚守“造林一片,成活一片,成活一片,成林一片”的理念,完成人工植树造林4万余亩,绿化近80%的荒山秃岭,创造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绿色奇迹”,完成了一场从无到有的征程。

90年代末,黄柏山面临新的挑战,包袱重、债务多等难题,倒逼林场需要一场凤凰涅槃。接着,人事用工制度、工资制度、经营制度和林政管理制度四轮改革,黄柏山林场冲开了一条自救的血路,挣脱了发展瓶颈,优化了人员组合,理顺了发展机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资源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示范性林场”等称号。

2000年以来,黄柏山积极依托森林资源谋求转型,招商引资,调整区划,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2014年,黄柏山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获全国首批“森林氧吧”、“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等多个荣誉。

爱上青山 情缘商城

熊 玮

1973年,那是一个特殊的春天,位于河南省最南端、大别山最深处的黄柏山迎来了一位文质彬彬的城里人。当年才32岁的赵体顺老师或许从未想过,自己会和黄柏山就此结下一生情缘。

初次来到林场时,赵体顺还是河南农学院(现河南农业大学)的老师,他原本是为了研究毛竹的速生丰产规律而来,却意外发现黄柏山的杉树林长得密不透风,由于不进行间伐,有的已经逐渐枯死。从这一天开始,赵体顺就把黄柏山林场当成了自己的试验地,林子的长势牵动着他全部的心绪。

1974年,赵体顺组织20名学生对黄柏山林场进行了第一次调查,摸清了森林资源家底,编制了森林经营方案,对黄山松的研究随之展开。在30亩的黄山松试验基地,他们设置了强、中、弱三种抚育间伐强度和对照不间伐的4块样地,通过每年不间断地监测记录,掌握其胸径、树高等资料。40年过去,这片20世纪60年代栽植的黄山松林,经历5次抚育间伐,进入成熟龄。

绿了青山白了头,献了青春献子孙。现在,赵老师的儿子赵晓松也来到黄柏山,从事黄山松的研究,子承父业,继往开来,无数个和赵晓松一样的年轻人沿着父辈的足迹,扛起承先启后的大旗,无怨无悔地坚守绿色的梦想,用青春和生命染绿了一座座荒山,用心血浇灌出一座座金山银山,用行动写下撼人心魄的不老传奇!

改革三部曲 林场换新颜

舒海峰

在黄柏山林场的发展史上,有这样一位锐意改革、敢为人先的开拓者,他就是黄柏山林场第八任场长——余英禄。

2002年秋天,组织安排余英禄主持国有黄柏山林场工作。而当时的林场,是一个烂摊子:满眼低矮旧瓦房,场部荒凉又凌乱,自收自支举步艰,工资仅能发一半,干部职工无斗志,坐等砍树来维持。

半个月的时间,余英禄走遍山水、踏遍沟壑,在上任的第一时间,摸清了林场所有的情况,也发现了问题:林场当时陷入“越穷越砍,越砍越穷”的恶性循环怪圈,实际情况比想象的更复杂、更糟糕。

2003年,黄柏山林场迎来春天。余英禄推行全员合同化上岗制度和管理模式,中层干部全部自动免职,所有人员一律重新竞聘上岗;4个机构被精简,149人被分流,亏空严重、扭亏无望的企业被果断关停;经营管理不善,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实行承包经营。改革之后的林场走上发展的快车道,黄柏山林场与周边4个村组达成协议,投资400多万元,租赁山场4万多亩并实施荒山、低产次生林改造,黄柏山林场从一个不足6万亩的小型贫困林场,发展成拥有10多万亩后备资源的中型林场。

而今的黄柏山,山水换新颜,20万亩林海碧波,宛如一颗绿色的明珠,成了大别山腹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林场实现了华美蝶变。

(本报记者周涛整理)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