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系列报道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追寻初心 信阳印记”大型融媒体专题系列报道(25)

淮河之滨 80年前的红色印记


本报记者 张方志

偏居豫东南的淮滨县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历史悠久,人民勇敢、坚毅,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随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这片土地传播,辖下张庄乡很早便出现了共产党人的身影和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足迹。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淮滨县城西南的张庄乡。在该乡周空村一处白杨树林中,我们看到了豫东南地委旧址,并聆听了那个发生在80多年前的革命故事。

1939年,正当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殊死搏斗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却公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为顾全大局,皖西省委转移到淮北,豫东南地区的党组织划归豫皖苏区党委领导。1940年,中共豫东南地委在潢川县组建。

1941年1月,蒋介石集团发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国民党反动派在潢川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为防止意外和保存革命力量,中共豫东南地委于1941年年初由潢川县城迁至张庄集(今淮滨县张庄乡)。

豫东南地委迁移的地址为什么会选择在张庄集呢?淮滨县史志研究室主任王继光道出了其中缘由。王继光告诉记者,当时的张庄集地理位置偏僻,国民党统治比较薄弱,便于党组织隐藏,同时这里毗邻淮河,交通方便,便于疏散和撤退,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这里的群众基础好。“张庄集建党初期就有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大革命后期就有党的组织和活动,当地党员方亚伯、徐自强等很早就在当地建立了党支部,使得我党在群众中有较深的政治影响,与群众联系也较为紧密,而且当地的党员和进步人士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声誉。”王继光说。

迁移到张庄集后,中共豫东南地委在当地做了大量的革命工作。“当时的地委利用当地学校这一阵地,积极向师生和周围群众进行抗日宣传教育,提高了人民群众抗战必胜的信心,并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和进步思想,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和民族觉悟。”王继光说,“总之,豫东南地委在张庄集期间的主要活动,其意义是重大的。一方面使我党在豫东南的力量基本上没有受到损失,为党培养和保存了相当一部分的干部;另一方面,通过一定的斗争保护了群众的利益,发展了一大批进步力量,为配合新四军坚持华中敌后抗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2年5月,由于革命斗争形势需要,中共豫东南地委及大批党员撤退到鄂豫皖根据地。党带来的红色力量对张庄集乃至淮滨这片土地,影响深远。

采访当天,在中共豫东南地委旧址,记者还看到6座革命烈士墓静静矗立在一旁,其中一位烈士无名无姓。今日的淮滨大地阳光明媚,岁月静好,而眼前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对此,我们应该永远铭记。

乡村有幸埋忠骨,先辈精神启后人。王继光告诉记者,虽然地处偏僻的乡村,但是中共豫东南地委旧址及旁边的革命烈士墓每年都有众多干部群众和学生前来,缅怀革命先烈,铭记他们的光辉业绩,传承他们的伟大革命精神。“县里正筹划在旧址上建立纪念馆,目前土地征用程序正在进行。”王继光说。

红色名片

中共豫东南地委

中共豫东南地委于1940年在潢川县组建。1941年年初,中共豫东南地委迁至张庄集(今淮滨县张庄乡),并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内认真执行党中央决策,发展和保存了大量革命力量。如今,中共豫东南地委留存有旧址,被列为淮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