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茶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我的麻雀没回来


我的麻雀没回来。一个冬天我都在等。说等,有点夸张。但是,多少个夜晚,还没入睡或者刚刚睡醒,我会习惯性地竖起耳朵听动静。它们的窝,曾坐落在我的主卧卫生间的通风管里,为此我一直不敢开机换气,怕惊扰了它们。

坦白地说,称它们为“我的麻雀”,虽然只是一厢情愿,但也不是没来头的:自它们的窝被邻居发现,我又及时拍到照片,自恃与它们有缘。于是单方面决定,把俺家这个通风管“拱手相送”给麻雀们。

北方的三四月,是麻雀繁殖的第一季。去年此时,刚出生的小家伙在通风管里的“噗噗”声,让我这个“福尔摩斯”有了“循声破案”的实践机会。虽说当时“案”没破了,并最终由邻居代为完成,但毕竟是“司马探长”首先发现蛛丝马迹的。这一寻踪过程,为俺的非职业生涯,增加了一个小小的吹牛机会。至于麻雀们当时发出的声音,是不是小家伙在窝里练习扇翅膀?请允许我“合理想象”一下。

麻雀的寿命比较短,成活率不高。据说八只刚能飞的雏鸟中,只有一只能活到传宗接代。纪录中,最老的麻雀只活到十一岁。麻雀必须有窠穴庇护才可过冬。要是没有栖息处和食物,在零摄氏度的气温下只能活十五个小时。

上面这些,是我从网上查出来的,更增加我对这种小生灵的“怜香惜玉”。虽说麻雀不属于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动物范畴,但是被列入了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因此,不可以猎捕、出售、收购及食用麻雀。请告诉你家隔壁老张老李老刘老陈……违规的事别做。

有人说:麻雀,形不惊人,貌不压人,声不迷人;灰突突的,连拍照都不上镜。为什么还能赢得你的大肆吹捧?告诉你吧,麻雀的顽强,很是惊人;麻雀的团结,更是动人。

一次在停车场,几只麻雀飞来觅食,我发现有一位“独腿将军”,一条腿蹦跶着找食。看它“站有站相”“跳有跳相”,麻利灵活,一点不比同伴差。那勇敢讨生活的样子,震撼到我了。“雀坚强”,我写道,随即把照片发到朋友圈。

还有,只听说过“好斗的公鸡”,你听说过“好斗的麻雀”吗?从没见麻雀打群架。这些小家伙喜欢群居,秋季时,常常形成数百只乃至数千只的大群,人称“雀泛”。而冬季,则结成十几只或几十只一起活动的小群,扎堆觅食,叽叽喳喳。在麻雀居住集中的地方,当有入侵鸟类时,它们会齐心协力将入侵者赶走。所以就团结而言,是人类学习的榜样。

至于今冬我的麻雀去了哪里,唠唠叨、碎碎念之后,突然觉得,不用担心,它们肯定饿不着冻不着。记得去年发现麻雀住我家排气管时,周围有几位邻居表示,她们家的空调管道,也已成为麻雀的安乐窝。好人哪,好人。

当越来越多的地球人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这个世界就朝安宁迈进了一大步。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