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商城文化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西河仙茗家,东河高山茶


陈 浩

云是茶的故乡,雾是茶的姊妹。当云在山腰,茶在云上,所有的茶叶,都应该是云露的子女、是山水的精灵。每一片霞彩,每一缕雾带,都是山茶熏香的琴枕。

初春的茶,都沾着神农氏的余温,把远古先民尝遍百草的艰辛,在汁液里慢慢发酵,酝酿成百岭千山的茶香,也把陆羽的《茶经》,在煮沸的泉水里氤氲荡漾。

茶中的精品,名见经传的不少,西湖龙井、云南普洱、信阳毛尖等红茶、绿茶、砖茶等,都在茶道里缕缕生香。说起信阳毛尖,我以为商城东河、西河的茶为佳品。这两个地方都属于苏仙石乡,山地海拔一般都在1000米以上,山间长年云雾缭绕,光照不强,气温比山下要低,这样的光照和温度,特别适宜高山茶的生长,茶香悠长,茶味清冽,余味绵长,故被选为皇家用品——子安贡茶!“子安”是苏仙石在春秋时的古国名,悠悠茶香飘过几千年的时光,扯着比子安古国更长的历史,在今日的东河,洋洋洒洒成茶园漫山遍野的诗行。

东河西河的茶,一到春天,就是熏遍每一道衣褶的宣言,带着历史文化口齿生香的气息。我不知道茶圣陆羽的足迹遍布哪一道山梁,也不知道西河华佗谷里印有多少医圣寻茶采药的足迹,也不清楚汉代苏耽有多少次攀爬东河的山崖,我只知道,当年陆羽品尝过的茶叶,今日仍芬芳着东河岭上陆羽的雕像,那年那月华佗采过的茶树,它的绿叶仍照亮东河山巅华佗庙的砖墙。汉代苏耽呢,他在东河河边的飞仙石上驾鹤成仙翱翔蓝天留下今天“苏仙石”乡这个地名时,是不是恋恋不忘东河的茶、西河的水?他在武昌的长江边落地小憩留下黄鹤楼的传说时是不是还想饮一杯东河的高山茶?传说有多长,茶香就应该有多长,在“故人西辞黄鹤楼”的诗句里,除了酒,就应该是茶香的绵长伴君远方。东河的茶韵,是高山的体香,是故乡的牵挂。遥远的高山茶,感受你吹过的风,算不算一种相拥?饮一杯东河的茶,走一走你走过的路,算不算一种重逢?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西辞黄鹤楼的“故人”苏耽,你是否也把苏仙石的茶带入《茶经》里,让陆羽在几百年后专程来到东河,把这里的茶在茶文化的浩瀚里浅吟低唱,细斟慢酌成清妙悠远的茶道?再顺手一抖,把东河的茶篓连同悬壶济世的嘱托留给了华佗?茶之所以叫“茶”,是因为先民神农氏在尝验百草时发现这种植物的叶片能把五脏六腑擦得干干净净,故名为“擦”,也就是后来的“茶”,东河西河的高山茶,由于特别的地理和气候位置,更成为绿茶中的精品。

可惜,也许是苏仙石人的内敛,也许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曾经成为皇家贡品的东河茶,一直少有人掀开她的红盖头一睹她的芳容。外地人提到信阳毛尖,很少有人知道高山茶的名字。不过也好,就如同世外桃源,她不需要虚名繁华,只是默默坚守自己的本真朴慧,在落英缤纷里以茶香袅袅筑成一处精神家园。

春天是买茶的季节,人们却有一个误区,认为清明节前的茶为上品,谷雨前的茶次之,其实不尽然,至少这是对高山茶的误解。苏仙石的高山茶,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如果遇到倒春寒,清明节前茶叶才刚刚冒芽,需要清明节后才可以采摘,当地势低的小山茶上市时节,高山茶可能才迎来采茶女。茶以上市早为贵,这样一来,高山茶又在时令上不能占到先机,不能不说是她的另一种遗憾。东河还有一处“兰草崖”的地方,处于峰顶,崖石下的阴影里有几棵野茶古树,树下有兰草相邻,由于地处高寒,比其他的高山茶出来的更晚,新茶长出的时候,刚好兰草飘香,茶叶受到兰草香的熏染,茶香里带着兰草味儿,加上产量稀少,更成为难得一见的茶中极品。这样看来,认识高山茶很像认识一个人,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等待,她才能回馈你高山茶独有的芬芳,和地久天长的回味悠长。

认识高山茶,应该是从茶园开始。东西河的茶园,足够颠覆你已有的认知。印象里的茶园,优雅地趴在低缓的山坡上,茶带典雅从容,温和休闲,但当你驱车进入西河或者东河的崇山峻岭之间,这里的茶园就用一个个惊叹号冲击你的视野,用一个个视觉震撼超越你的想象。这里的茶园,不像是种在坡上,而是贴在山上,是“挂”在坡崖。每一个转弯,都如在挂壁公路上穿行,迎面的一个个山坡,笔陡如削,可就在这些人好像都站不稳的坡上,一个个茶园临空出现,扑面而来。一行行茶带,如采药的山人,粘在峻险之地,挂在悬崖之畔,偎风依雾,把一个个惊心动魄舞成气势磅礴的生命交响曲。茶园有的很大,从山顶到山脚,一行行,一层层,铺天盖地,一气呵成,如一幅巨型山水画挂在眼前,上面的茶行,紧挨着峰顶,与崖为邻,下面的茶林,探身入谷,临涧饮泉;有的茶园,又很小,只有几株十几株,如圆桌小屋那般大小,离群索居在巨石耸崖之间。但不论怎样,它们都把自己站成不畏艰险顶风冒雪遗世独立的风景,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也许,就是这种生存的环境,才让东西河的茶有了山的内涵,香清韵远,余味绵绵。

每一个茶园都不是孤独的。园里的采茶女是它们的伯乐。一双双巧手弹奏着茶行的琴键,一片片叶芽是飞落的音符。当一个个茶园点缀着采茶女花花绿绿的衣带,一片片高山茶也在高山流水的潺潺里完成了从绿叶到新茶的华丽转身。我遇到过几个采茶人,她们站在目眩之地,一步一步为每一片新芽找到归宿。有时,我以为她们无路可去了,但一转身,她们已在另一丛茶林里。茶带逶迤,春光短暂,采摘及早。在每一次采茶女的耐心攀摘里,在每一次叶芽的仔细分拣里,在每一次科学的加工里,一片片绿叶终于化作高山茶的一杯杯香茗最终遇到彼此的知音。想喝东西河的高山茶,要有一点耐心,慢工出细活,山高出好茶。

清明和谷雨,东西河的高山茶,和你有约。

我在春天等你!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