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县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通江达海“淮滨造” 扬帆起航成一景


符 浩

6月,淮河迎来丰水期。在十里淮滨造船产业带上,一艘艘新造的大船宛如蛟龙,纷纷从这里下河扬帆起航,成为千里淮河一道亮丽风景线。

“本月上中旬淮滨下了几场雨,淮河涨水,前几天河两边停满了船只,有不少船下河开走了。”6月24日,在江淮造船产业园,来自安徽亳州的船老板老陆说,“我和老伴还有儿子是两个月前来淮滨的,我们订造了一艘2000多吨位的货船,船是刚刚下水的,手续正在办理中,过几天我们就回安徽老家。淮滨造船便宜,同样一艘两三千吨位的货船,在淮滨造可以节省几十万元。”

在另一家造船公司,湖南的赵先生是一个月前来的,也是订造大船的,他订的2800吨位货船已完成60%。他说:“淮滨这里的环境好,要什么有什么,在这里造船不用太操心。”

“这段时间,到淮河岸畔10余家造船公司来造船的客商,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他们分别来自安徽、浙江、湖北、江苏、湖南等地。”淮滨县造船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杨勇感慨地说,“造船业的兴盛,也给淮滨当地群众拓宽了就业渠道。”

“我是船舶电焊工,每天工资300元,年收入5万多元,在这里干比在外地打工划算多了,老人小孩都可以照顾到。”顺河街道任堰村村民陈道锋高兴地说。

据了解,淮滨县有“中原出海大通道”的美誉,自古以来沿淮居民下河能驾舟、上岸会造船,生生不息,代代相传。20世纪50年代,该县就成立了河南省第一家国营造船厂。“淮滨造”货船扬帆远航,“十船三淮滨”的美誉传至长江。

近年,该县以“一带三区”规划为切入点,重点打造沿淮造船产业带、船配制造区、加工贸易区和综合服务区,将扶贫连接到造船产业零配件加工、电焊、燃气配送等每一个环节,带动群众就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目前,淮滨现有规模以上船舶生产企业7家,船用配套产品生产企业20多家,年生产1000吨位至4000吨位钢质散装货船能力500艘,船用配套产品5万件(套),产值20亿元以上。已经具备船舶研发、制造、船用品加工、公共服务平台等综合性生产和服务功能。全年制造游艇、画舫、货船、冲锋舟600余艘,产值突破35亿元,带动了运输业、机电业、培训业等相关产业及上下游产业的发展,间接提供了劳动就业岗位1.5万个,为淮河两岸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广阔通道,造船产业集聚区也被确定为全省20家特色产业集聚区之一。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