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系列报道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追寻初心 信阳印记”大型融媒体专题系列报道(22)

在这里,打响中原突围第一枪


本报记者 李亚云

实习生 陈靖禧

青山不语,溪水缓行。昨日,记者再次来到浉河区柳林乡,走进中原突围柳林车站战斗旧址。一面巨石浮雕如山般沉重,其间故事仍似水般流淌。

浮雕之上,战斗往事近在眼前。转至浮雕背后的“中原军区部队突围形势图”前,浉河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廖家宽向记者讲述了这场战斗的始末——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国民党军队抢占信阳城。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信阳城一直处于国民党军队严密控制之下,成为国民党在河南向中原解放区进攻的大本营。抗战胜利后,中原人民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引起了国民党蒋介石的极端恐惧和仇恨。为了控制中原地区,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不断向中原地区增兵,至1946年6月国民党已向中原地区增兵30万,并逐步缩小包围圈,欲于7月初向以宣化店为中心的我军驻地发起总攻,妄图在48小时内全歼中原解放军。

黑暗笼罩,殊死抵抗。为粉碎敌人的围剿计划,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中原解放军坚决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实行战略转移。1946年6月29日晚,李先念、王震率向西突围的北路军1.5万余人,在柳林车站涵洞附近打响第一仗。战斗一打响,担负掩护军区机关的十三旅三十七团一营首先向柳林车站东侧敌制高点发起猛攻。激战半小时,两制高点被我军夺取,二营、三营攻占柳林车站和马庄敌碉堡。铁路沿线驻扎的国民党六十六军和其他正规战斗部队听到枪声后,急忙赶来增援。三十七团一营迅速占领贺家店左右高地,向平汉路南堵击;二营在柳林车站制高点,向北路堵击;三营封锁马庄,顽强地坚守着阵地,迫使敌军未能前进一步。

英勇拼杀,柳暗花明。中原突围柳林车站一战,一举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钢铁防线”,6 月30 日9 时,万余大军安全跨过平汉铁路,进入甘家冲、芦家冲,向西挺进,由此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

“这是一场政治之战,打出了正义之师的威名;这是一场生存之战,保留了革命的重要火种;这是一场全局之战,开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新局面;这是一场胜利之战,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对于中原突围的历史意义,廖家宽这样介绍,如果说,解放战争为中国与世界近现代史书写了一部壮丽辉煌的史诗,那么,中原突围则是这部史诗雄壮激昂的开篇。

中原突围,意义深远;精神之光,熠熠生辉。历史长河流淌至今,中原突围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更值得我们吸收、借鉴。廖家宽表示,中原军区部队为“大别山精神”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原突围的精神内涵与“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是一致的。这种精神在新时代彰显出与时俱进的价值,指导着大别山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成为滋养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色名片

中原突围柳林车站战斗旧址

中原突围柳林车站战斗旧址位于浉河区柳林乡火车站村铁路处。这里地处京汉铁路交通要道,是大别山与桐柏山的接合部。1946年6月,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在此打响,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