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长喜)6月14日上午,信阳博物馆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奇缘话习俗”汉服雅集系列活动。
“端午节在传统文化中是个重要的日子,驱凶辟邪是这个节日的重头戏,在民间风俗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门上插艾草,或用艾草制成小香囊佩戴在身上,用来驱凶辟邪,象征健康好运的好兆头。”14日上午,信阳博物馆和信阳汉服社的志愿者不断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有关端午的习俗。在大厅的展台上,用朱砂、艾叶、雄黄、香药、石榴花等原料填充、外面缝以象征不同寓意的五色线的香囊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注意。
艾草,除了插在门上,在我国传统的端午习俗中,还有用在行净手礼、沐艾汤中。现场,志愿者引导小朋友们熟悉这些流程,并为部分市民在额头上点上雄黄,既美观又辟邪。
端午节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包粽子。展台上,工作人员早早地就准备好了艾叶、糯米等原料,前来参观的家长、小朋友们一看到这些,顿时跃跃欲试。志愿者主动做起示范,现场演示粽子的包法。
据信阳博物馆社教部主任高静介绍,信阳博物馆是信阳地区最大的集收藏、保护、研究、陈列、教育为一体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机构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举办“端午奇缘话习俗”主题活动,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生活。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