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南湖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学书散语


吴继伦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老祖先留给后人的家业,是先贤 们馈赠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段竹简,一块断砖,一片残纸,一缕帛绢,半通墓志,等等,都是祖先们的智慧结晶。笔者学习书法30年了,有些浅见、体会与读者分享。

学书最需“童子功”。学书最宜从小时候去努力,练好“童子功”。再就是跟着名人大咖去学书,可以少走弯路。

学书法靠临帖,亦靠“悟道”。学书法者,靠临帖去寻求进步。当画家的,凭“写生”“描摹”“抄写大自然”去发掘自己的创作灵感。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抄得妙不妙”,笔者认为,书法也好,绘画也罢,其实也是“抄”和“袭”,就看你如何“抄”,“抄得妙与不妙”罢了。

学书法应做到“临摹、创作、思考”相结合。当你完成了临摹阶段的基本功之后,就应该在实践中去“悟道”,在创作中追求书法的创新性、写意性。这时候就应该对各种帖(碑),各种书体遗貌取神。正如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所言:“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庄子所谓目击道存者也”。此阶段的书法实践,贵在“似与不似之间”游走。齐白石大师曾说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似则媚俗。书画本源,书画可以相通互鉴。因为艺术贵在“似与不似之间”生发出意趣、妙境和产生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这就是书法的发展和创新,只有这样,才有希望步入书法的圣堂。

艺术重虚,书法忌满。天、地有阴、阳二重结构。阴(虚)、阳(实)的辩证思维方式,被许许多多的人自觉地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且产生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比喻书法上,人们常说的“计白当黑”的创作手法等,相比较于一味太实的作品,显得更有情趣和韵味。因为太实的作品,往往缺乏行气和节奏,显得呆板,少了灵气,同时又扼杀了欣赏者发挥艺术想象的空间。正如一位老师上“人体模特素描”美术课,他从上课的第1分钟一直讲到下课时的第45分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没有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感悟、欣赏、讨论人体美,妨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的激情。这就是满的缺憾。书法艺术的满也是实的一个侧面,意同此理。

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大多数的人认为是作品达到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高度完美的结合、统一。经典的作品是不受时空限制,永恒流传的,是达其胜境、入其妙境的杰作,是雅俗共赏的公共艺术典范。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审美在变化,书法在创新。有的人,毕其一生的精力,临池不辍,甚而达到亦步亦趋的程度,可结果呢?他所临的作品,只能算是“奴帖”,他所创作的作品,有形无神,有墨无性,这种作品只能叫作“奴书”。

我们可以大胆地向古人学习,与古人先贤对话,汲取精华,剔除糟粕,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方可在书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