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觉志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太平山上茶飘香


文/本报记者 张方志 实习生 李乐乐

图/本报记者 周 涛 华 唯

人间四月皆胜境,信阳无处不茶香。

在距离我市平桥区15公里处的七桥村,便有一胜境——太平山,这里雨量充沛,常常云雾缭绕。好山出好水,好水育好茶。四月的太平山,亦有佳茗飘香。

“我们打造的是生态茶园,对茶树只施用生物菌肥和有机肥,以确保每一片鲜叶的品质。”4月13日上午10时,在太平山的一座山头上,太平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政军一边轻抚着身边的茶树,一边望着远方对记者说。此时,远处山坡上点点人影在茶林间晃动,那是正在忙碌的采茶工。

徐政军对茶情有独钟。2008年,看着美丽的太平山常年荒芜,他决定借助我市大力发展茶产业的东风流转荒山种毛尖。说干就干,当年10月,徐政军便开始在太平山上开荒种茶,并成立了公司。

弹指间,10余年已过。一路走来,太平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好评不断。2014年10月被省林业厅评为“河南省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8年12月被省人民政府评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9年,公司推出的“浉龙”牌信阳毛尖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主导下,徐政军始终坚持走与茶农共同致富的道路,且越走越稳健。“公司常年聘用茶园管理技术工人和餐饮服务人员等固定职工38人,全部是周边村民,每人年收入超20000元。春季采茶旺季,周边群众多达600余人务工,每人一季收入2000多元。”徐政军说。

说话间,我们转到另一个山头。半山腰上,82岁的关秀珍和她78岁的妯娌吴玉兰正娴熟地采摘着鲜叶。“劳碌了一辈子,闲不住,我俩就来政军这里打茶叶,每天挣个八九十块钱,挺好。”关秀珍脸上挂着笑容说道,“政军不嫌我们年龄大,工资和年轻人一样算,而且还经常给我们送水,他人真不错。”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