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程 云 通讯员 李宇军 韩劲松)记者日前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去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紧盯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推进健康扶贫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实施突出问题“清零行动”,如期实现“三个100%、两个90%”目标,全市19.3万因病致贫人口全部脱贫,确保了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核心任务的全面完成。
据了解,我市一是做到精准分类救治,对贫困患者实施“三个一批”分类救治,大病患者实施专项集中救治,慢病患者落实贫困人口“十个一”健康管理服务。在实施精准分类救治工作中,累计救治30种大病患者26269人,为60.94万贫困人口免费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实现应治尽治、应签尽签;全市274家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建立贫困人口看病就医“绿色通道”,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就医结算。二是稳步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累计培养培训各类人才5294人次,历史性消除了乡村医疗机构和合格村医“空白点”;城乡医院“等额对调”对口帮扶实现全覆盖,带动了县域综合服务能力整体提升;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3.64%,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三是织牢医疗救助保障网,在全省率先构建“3+2+N”多重医疗保障体系,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94.43%,医疗负担大幅减轻。
同时,我市强化健康危险因素控制。2020年,我市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公共卫生和疾病综合防控、健康教育与促进、爱国卫生运动等工作,有效阻断了贫困和疾病代际传递。地方病三年攻坚行动成效显著,碘缺乏病、地方性氟砷中毒等重点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与消除。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商城县、新县饮用水型地方性氟中毒达到控制标准,淮滨县水源性高碘达到控制标准。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