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商 融)年是回家团圆的仪式感,年味是一桌好菜,是碗筷间碰撞的清脆声,是老鸭汤、筒鲜鱼等商城炖菜的传统食谱,也是卤味飘香、难以忘怀的家乡特色。商城县达权店镇商城训德卤料制作技艺百年传承,并被评为商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香味十足,口感浓郁,深受老百姓喜爱。
商城训德卤料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它起源于清朝,扬名于民国,鼎盛于新中国成立前,兴于当代。据记载,清朝末年,家住商城县长竹园乡的王文炳先生,幼年随麻城三河口镇名医曹祥清老先生学医。王文炳勤奋好学,深得师父喜爱,习得精湛医术,并得到师父传授的卤料、五香粉配方和制作方法。
王文炳学成后,不忘回报社会,经常免费给穷苦百姓看病,留下了“穷人吃药,富人给钱”这句流传至今的佳话。每逢春节,王文炳还送出精心配制的卤料和五香粉,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户户都有,村村都用,形成“十里飘香”的奇观。
王文炳的女儿王应良许配给商城城南首富董长友之曾孙董承祚(训德卤料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王文炳的医术和卤料、五香粉制作技艺随之传入董家。后来,第五代传承人董家颐之四子董训德大胆创新,用自己的照片注册商标,将卤料推向市场。董训德还在儿子董永祥的辅助下,带动当地多家贫困户共同创业,将训德卤料进一步发扬光大。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