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是一个注定被历史标注的年份,对于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尤为如此。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会议在新县召开,省市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信阳加快振兴发展。一年来,信阳人民牢记“两个更好”的殷殷嘱托,全市上下争先进谋出彩,脱贫攻坚、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环境保护、交通建设等方面均有发展提升。
新面貌、新变化、新成果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得到。即日起,《信阳晚报》推出“出彩2020”系列报道,以群众视角反映身边发展,全面解读我市各个领域的出彩变化,全方位展现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为加快振兴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本报记者 李 倩 文/图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文明让市民更幸福。”如今走在城区的街头,地面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胡同的文化底蕴足了,老旧小区变“年轻”了;道路平、路灯亮、市民笑……一件件触手可及的实事,让老百姓真切享受到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实惠。
“您好,请在线内等候信号灯。”“小朋友,过马路要注意安全。”……在我市中心城区,每天早晚高峰都会有一些市直、区直企事业单位的志愿者身穿红马甲,手持安全警示旗,一边疏导交通一边提醒行人注意交通安全,他们为缓解交通压力默默付出。与此同时,斑马线上,车让人、人点赞,这样的温暖场景屡见不鲜。“刚在下班回家路上,开车经过博林国际路口时,停下车来礼让行人时,得到了一对夫妻的赞赏,对我说这女孩开车真稳当。心里格外的感觉开心。”市民雷芳礼让行人后,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了这样暖人的一幕。她说,有时候生活中的礼让也是一种修行美德。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更是实现“两个更好”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最大决心、最严要求、最硬作风,坚决打赢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
居民有需要,党员来报到,千千万万党员纷纷回到自己居住的社区“报到”,把机关党组织服务范围延伸到一线,把在职党员活动“触角”延伸至8小时以外。这支庞大的力量投身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环境整治、教育培训、政策咨询、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双报到”党员共计10.1万人,如今在我市各个街道,正处处可见流动的志愿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故事.……”走进金牛山街道周家山社区,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绿树红花、白墙绘画、一步一景、晒太阳的老人、玩耍的孩童,这里处处洋溢着和谐幸福。曾经的“城中村”,如今乘着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东风变了模样。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我市始终坚持问计于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和最高追求,让越来越多老旧小区居民感受到“幸福来敲门”的喜悦。
窗口单位的服务水平能够体现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耐心的解释……都是城市文明的生动体现。前不久,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患有严重肺气肿的黄某山老人通过特殊人群“绿色通道”快速便捷地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得到了老人及其家属衷心的感谢和高度的赞扬。这正是城市的每一扇文明又便民的“窗口”,时时处处向市民传递着融融暖意。
文明城育文明人。随着我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市民素质,各街道社区如火如荼地举办“好媳妇好婆婆好邻里”表彰活动,他们孝老爱亲、团结邻里,也让这些小人物的事迹在生活里闪光。我市一大批平民模范、志愿好人、热心党员,焕发出无声的感召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在信阳形成了人人争当身边好人、个个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风气,提升了整个城市的文明高度。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爱心粥屋”成立5年来,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市公益志愿协会志愿者每天如一日免费为环卫工人送粥30万人次。一碗爱心粥,传递万分爱;路边随处可见的“爱心驿站”,夏日有凉水、冬日有热茶,有效解决了全市户外劳动者生产生活方面普遍存在的热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社区角落里的“爱心墙”,居民将不需要的衣服洗干净挂上墙供有需求的人拿取,这座城的爱和温度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这座城市一抹靓丽的色彩。
“城市因文明而美好 市民因文明而幸福。”我市实施了一项项便民之举、利民之策,推进文明创建更接地气、更有温度,市民生活质量、文明素养显著提高。文明城市创建犹如浩荡春风,润泽着人们的心田。“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