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玉
巍巍大别山,悠悠赤子情。在商城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余集高中女教师孙娟演绎着别样的奉献之歌。
2007年,周口姑娘孙娟大学毕业了。作为英语系的高材生,孙娟面临很多选择,最不济也可回老家周口,做个县城高中的英语老师。同班的男友郭泽伟却想回到自己的母校——余集高中。
孙娟毅然为爱逆行,选择了一条艰难的奉献之路:远离故土亲人,随男友一起来商城,走进偏僻的余集高中,投身山区的教育事业。
余集高中生源基础薄弱,初来乍到的孙娟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每天早来晚走,生活上甘当学生的知心姐姐,学生都非常喜爱这位英语老师。
然而,意外总是那样猝不及防。2016年,孙娟的爱人突然一病不起。孙娟每天要面对病床上的丈夫和年幼的女儿。
孙娟平日里爱着的学生来了,他们三五成群地轮流到家看望老师,细心安慰鼓励。学生们的鼓励,让孙娟在痛苦中接受了现实。她和自己较劲、和生活较劲,学校、家里两头奔忙,逐渐习惯了高效利用时间,下班和放假期间照顾丈夫,上班期间争分夺秒搞教学。
今年疫情期间,孙娟承担了整个高三年级的英语网课。为了给学生呈现最好的线上课堂,她多方咨询,学习钉钉软件的使用技巧,独自一人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用多媒体给学生上网课。有时遇上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恶劣天气,孙娟总是很晚才回家。
对于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孙娟要求学生做到“九个字”:有信心、够坚持、不后悔。老师不贴差生标签,学生也不要给自己贴差生标签;当学生坚持了一个星期、一个月,看不到希望要放弃时,孙娟就给学生讲滴水穿石的道理;她还鼓励大家,不管结果如何,要让自己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绚烂精彩,不留遗憾、不后悔。
家庭变故之初,公婆就跟她说有合适的就再组成新的家庭。孙娟的父母也曾动员女儿回去,但天性善良的她不忍撇下曾经的知心爱人,她说希望每天回家看到他笑,他也能每天看到她的笑脸,再苦再难,陪他到底。
让她颇感欣慰的是,学生们特别懂事,毕业离校时总不忘再到孙娟家里看看。去年毕业的学生临走时送给她两盆花:一盆长寿花,祝愿孙老师健康长寿;一盆百合花,祝愿老师的爱人快点好起来。
无论是家庭还是工作,孙娟都用超常的坚强和悲悯之心倾心尽力,无私奉献,纵然岁月消逝着她的青春,她依然是最美的天使。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