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 倩)“我们出摊再也不用躲来躲去了。”昨日,浉河区民权街道兵站路便民疏导点的5位摊主代表来到民权街道,送上一面写有“执法为民 关爱民生”的锦旗,感谢街道设置的便民疏导点,让他们有了“定居”的感觉。
记者了解到,兵站路附近人流量大,方便百姓购买蔬菜瓜果的临时摊贩聚集而成。但是在交通高峰期造成严重拥堵,城管人员治理疏通无数次,却收效甚微。常常是“你来我走,你走我再摆”,流动商贩与城管人员打起了“游击战”。
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今年夏天,民权街道经过认真筛选,层层审批,在辖区内设定了6个便民疏导点,主要涉及瓜果蔬菜和小吃。兵站路北侧便民疏导点便是其中一个,沿线50米长,5米宽,共规划20余个摊位。
在与流动商贩耐心沟通协整个过程,民权街道一线执法队员把摊贩当亲人,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执法工作更加注重规范化、人性化的文明执法过程。摊主代表李桂强说道:“感谢民权街道为我们规划了固定的摊位,做生意不再东躲西藏了,心可以放肚子里了,收入也比以前稳定多了。”
“摊主送来锦旗,是对我们以往工作的肯定,我们要把这面锦旗当成指引我们做好工作的一面旗帜。”民权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民权街道将继续以文明执法为宗旨,从整体性、长期性、实效性出发,将辖区便民疏导点的管理推上一个新的层次,为辖区居民营造越来越舒适的居住、出行环境,让摊贩安心经营,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砖添瓦。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