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浉河区妇幼保健院曾颖颖:

“守护身边人是我的责任”


本报记者 周 涛

“身边的同事为我们做了那么多,她就像一个天使,始终守护着大家。”昨日上午,浉河区妇幼保健院党政办主任马小惠致电记者称,年初疫情期间,在该院物资极度短缺之际,院感科科长曾颖颖多方筹措帮助该院渡过难关。

下午,记者来到该院院感科,曾颖颖正在对4名护士进行业务培训。“一定要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制度……”只见曾颖颖一边熟悉地操作着电脑,一边认真讲解着安全注射的定义、措施。培训会结束后,曾颖颖向记者讲述了她在疫情期间的一些故事……

庚子初,新冠肺炎肆虐中华大地,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打响。彼时,在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曾颖颖向医院主动请缨:时刻准备冲锋一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她没能上“前线”。那段时间,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曾颖颖加班加点起草了《妇幼保健院感染管理手册》。“虽然不在一线,但我觉得一直有种使命感推动着我工作。”

2月2日上午,曾颖颖来到医院,眼前的一幕令她动容:导诊台两名护士每人只穿了一件薄薄的残破的外科手术衣。“到物资科一问,原来医院物资已极度短缺。”当天回到家,曾颖颖将拍下的照片发到信阳市留学生协会群,第二天,群里爱心人士便送来五箱手套和防护服,以及1000支口罩。

“请同志们拿空瓶来药械科领取酒精!”2月5日,医院药械科杨芳在群里发出一条通知。刚检查完消杀工作的曾颖颖来到杨芳的办公室,当即忍不住落泪。“大家有的拿空碘伏瓶,有的拿饮料瓶,医院仅有的那桶5升的酒精,感觉比什么都贵重。”曾颖颖回忆,隔着口罩,她能够看到同事们乐观的状态,感受到他们同心战疫的决心。

当晚,曾颖颖几乎将这件事发遍自己所在的微信群,终于,一位深受感动的爱心人士决定捐赠医院40桶酒精。第二天,当酒精被搬进院内时,许多同事还不知道曾颖颖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只知道院里发起资助疫情防控工作倡导时,她第一个参与捐赠。

“市第三人民医院防护物资告急……”一天,市里多家媒体报道,市第三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几乎是“赤手空拳上战场”,曾颖颖了解情况后,积极联系留学生协会,为该院捐赠10箱84消毒液、10箱医用手套。

在曾颖颖的微信朋友圈,至今还保留着她在疫情之初发出的一句话:“我是党员,召即来,来能战,战必胜。”回眸那段战“疫”岁月,同事马小惠感慨道:“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她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我们都为有这样的同事感到自豪。”

直至今日,每当有人夸赞曾颖颖时,她总是笑着说:“没什么,我只是想做好本分工作,守护好身边的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