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茶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中秋月饼


邹晓峰

当超市的货架上摆满了精致的月饼时,我知道,中秋节又快到了。

过去市场上卖的月饼没有现在多元的品味、精美的包装和昂贵的标价。

记忆20世纪70年代后期,市场上月饼的包装为8块一筒,每一块月饼都用白色皮纸或花色皮纸包得整整齐齐,上面并印有“中秋月饼”4个雕版印刷的宋体字。那时,我还没有参加工作,记得每到中秋节的前几天,爸爸总是想办法上街买上一筒、两筒的。中秋节的晚饭后,一家人都坐在门前的柿子树下,在又圆又亮的月亮照耀下,喝茶水、吃月饼、拉家常。分发的一块月饼在手中拿着,总是舍不得往嘴里塞,即使咬了也是小小地一口,且将全部集在舌尖,品尝着,回味着……

20世纪80年代初,我离开了家乡,每年的中秋节,我几乎都在校园里度过的,但我依然把过中秋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事,邀几个朋友,买上两筒月饼,备上简单的酒菜,在月儿最大最亮的时候团聚在一起,吃着、喝着、谈着,把中秋之夜点缀得五彩缤纷,所以,把八月十五又称为“团圆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圆月、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居在异地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每每读来都会有一种激情难捺、欲泣无泪的感觉,但最后总会在谈笑中亢奋起来。

多少年的中秋,不管月饼在市场上怎么翻新,我总是这样叮嘱家人:一定要吃好月饼、过好中秋。因为,它寄托着人们生活的无限热爱和美好的向往。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