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县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邵林山:干“傻事”的“能人”


马晓冲

放弃年收入近百万元且轻松自在的私营企业老板不做,返乡担任年工资不到3万元又操心受累的村党支部书记。这事发生在固始县徐集乡贾庙村,干这种“傻事”的“能人”叫邵林山。

今年56岁的邵林山,个头不高,但很干练。20年前,邵林山到苏州学习装潢业,三个月后就聘请一名技术员自己单干起来,从事展厅、家具等装修,一流的质量和信誉带来业务量的不断扩增,每年收入七八十万元轻轻松松。

2016年底,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根据贾庙村工作需要和党员群众强烈意愿,徐集乡党委负责同志驱车苏州,邀请邵林山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这是邵林山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面对乡亲们的期待和组织重托,想想让人摇头的烂摊子,还有收入近百万的家庭企业……邵林山彻夜未眠。“作为一名党员,我有责任回去为改变家乡面貌尽力。”经过一段痛苦的思想斗争,邵林山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返乡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重担。

邵林山刚回村任职时,村里的状况一言难尽。村部几间房子七漏八淌,村组干部和党员人心涣散,群众情绪不稳上访不断。“万事开头难啊!”邵林山一头“扎进”群众中间,探寻村里的“病根”和治村良方。通过调查研究,他决定先解决群众意见很大的“人情低保”“关系低保”问题。

邵林山的姑父石守贺儿子因病去世,女儿已出嫁,家庭有一定实际困难,前两年村里给安排了低保。邵林山得知情况后,不仅没有包庇袒护,反而决定先从自己姑父头上“开刀”,结果没用多说,深明大义的石守贺让出了低保,邵林山对此感激涕零。接着,“不讲人情”的邵林山又根据第一手资料,对其他有争议的低保对象逐个上门谈、电话聊,讲政策、论情理,一番番推心置腹的话语,终于使全村46个“面子人”口服心服的退出了低保。这件事在村里刮起了一阵不小的“旋风”。

赶走了“拦路虎”,“贫困户识别”这个更为敏感的“烫手山芋”,又摆到了邵林山面前。邵林山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不畏艰难、克服阻力,反复调查走访、认真摸排甄别,先后召开村民组会议近20场、贫困户会议25场,5次进行动态调整,不符合条件的坚决退出贫困户序列。信阳市脱贫攻坚暗访组深入该村走访时,对全村确定的19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众没有任何意见,纷纷竖起大拇指说,“俺们要的就是这样的好干部”。

早在2015年,邵林山就捐资数万元将村内一条3公里的主路铺成了砂石路,又对大园与余台村民组交界处生产桥进行了400米路基培护,村民念念不忘。这几来,邵林山跑上跑下,争取大量项目资金,新修水泥路、整修生产路、疏通排涝渠、改造农村电网,通讯基站、文化广场和村党群服务中心也相继投入使用。渐渐地,全村7000多亩肥沃土地又成了香饽饽,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发展到15户。经过扶贫政策的精准实施,全村绝大部分贫困户已顺利实现脱贫,剩余12户今年底可以全部“摘帽”。

有人给邵林山算了一笔账,回乡这四年,他足足损失了三四百万元。家人也曾不理解,“放着大钱不挣,让儿子帮别人打工,自己回来干这苦差事。”而邵林山却有他自己的“幸福账”,他说,“我一年少收入百儿八十万元不假,但与全村变化给群众带来的红利相比,微不足道,一百个值!”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