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化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名垂青史花山寨


茂 声

光山县有个花山村,花山的来历源于慧思和尚向财主讨要一块能被袈裟盖住的山修建净居寺,其中袈裟被风吹卷而漏掉一座小山而得名。花山后来又被建成寨,应始于宋代或宋代以后,因为在朝代更迭中没留下有影响的事件,故没有细考。

花山寨的南面有个叫周洼的自然村落。周洼不大,扇子山三面环绕,南依互为犄角的犁铧山和神磨石岭。山上绿树繁茂,村前水塘清可见底,塘沿茂林修竹,把十余幢旧民居映衬得古朴沧桑。两个微不足道的地名,因一个伟大的决策联系在一起。

翻开花山寨的历史书页,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凭其险象环生的传奇色彩,在烽火硝烟的岁月中留下惊心动魄的一笔。

1932年10月,黑云压城城欲摧。在国民党军的重兵“围剿”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的红二十五军四面受敌,处境艰难,十分危险。1933年白色恐怖席卷全国,翌年10月,鄂豫皖省委常委成仿吾受省委委托,去中共中央汇报和请示工作,并请中央派军事指挥干部领导军队工作。经过反复考虑,决定派中央苏区红二十二师师长程子华前往,传达中央关于鄂豫皖边区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的指示,并担任军事领导工作。

1934年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第十四次常委会议在花山寨召开,省委常委徐宝珊、吴焕先、徐海东、郑位三、戴季英等出席会议,史称“花山寨会议”。

作为后来人,来到当年的花山寨会址,登上残垣断壁的寨墙,眺望蜿蜒巍峨的大别山,山峦的雾霭由远及近,渐渐把花山寨笼罩。我如同置身在当年的硝烟中,耳际的风让我产生幻觉,仿佛听见将士们在冲锋、在呐喊。不难想象,当年为了民族解放,那些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是何等的无所畏惧;不难想象,当年大别山儿女为了民族解放所做出的无私奉献。此时,我似乎有了从未有过的激励和振奋。

仰望周洼“红二十五军保卫处”“红军指挥部”的土坯房,一样的土坯墙,一样的灰瓦顶,可有着不一样的內涵。在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图前,近一个世纪前红军将士们惊心动魄的往事,无不令人感慨和敬仰。

沿“红军墙”后面的石阶登上扇子山,在满是苍松翠柏的山坡上,缅怀安葬着8位烈士。坐在烈士墓碑前,让我想起另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1934年11月10日,战士匡占华随红二十五军来到花山寨,由于离家不远,便趁夜晚请假回去探亲,回到家才知道,家已被敌人烧毁,父母早已离世,年仅12岁的弟弟匡书华无家可归,只好也跟着哥哥参加红军,成了红二十五军长征路上的“红小鬼”。不仅如此,匡占华共带自家7个子弟参加红军,其中6人都牺牲在了长征路上。思索间,崇敬感油然而生。

花山寨上运筹中原转折大计,周洼村里帷幄长征燎原之火。作为红二十五军长征决策地,花山寨会议是红二十五军前途和命运的转折点,是红二十五军走向战略胜利的新起点。可以说没有花山寨会议,就没有红二十五军的长征;没有花山寨会议,就没有红二十五军的北上抗日;没有花山寨会议,就没有红二十五军的发展壮大与辉煌胜利。

如今,花山寨、周洼作为红色旅游地,党史会铭记,军史会铭记,英勇无畏的大别山人民会铭记,必将载入历史史册。花山寨精神永放光芒!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