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王静蔚:孝老爱亲传承好家风


本报记者 李 倩

百善孝为先,孝为道德之本。在浉河区五里墩街道八一社区,56岁的王静蔚孝顺父母、和睦邻里,乐于助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温暖的故事,常常被邻里夸赞“这个媳妇儿真孝顺”。

虽然王静薇退休了,但是她的生活却没有闲下来,每天忙忙碌碌,为家人张罗饭菜、洗衣做饭,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虽然忙碌但王静蔚却从没有怨言,她笑着告诉记者,“都是一家人,照顾婆婆是我应该做的。”

87岁婆婆因为年纪大卧床不起,生活也不能自理。虽然老太太还有3个女儿,但王静蔚没有推卸责任,她对姐姐们说,“你们都各自成家了,婆婆病了,我不能不管,就由我来照顾吧。”

在婆婆瘫痪在床一年多的时间里,王静蔚每天重复做的事情就是给婆婆喂饭、擦身、抱婆婆如厕。每当婆婆如厕时,王静蔚用“公主抱”的方式,将老太太抱到马桶上,一天来来回回好几趟。婆婆在床上不能翻身,为了不使其患上褥疮,王静蔚每天给老人翻身、擦洗。喂饭时,婆婆吃得慢,王静蔚总是耐心地用小勺子喂老人吃饭。

自从照顾婆婆的那一天起,王静蔚的夜里就没有睡过一个整觉,每天夜里起夜两三趟,抱着婆婆如厕。王静蔚的细心照顾,让老太太感动不已,老太太常说:“要是没有我的好媳妇,我还真不知道怎么活呢?她就是我的亲闺女。”

王静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孝”的含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赞歌,她的家庭被八一社区评为“文明家庭”。社区主任郑玉琼告诉记者,“王姐不仅言传身教,崇德以育人,为子女树立榜样。而且她还是社区优秀的楼栋长,热心帮助邻里解决生活难题,毫无怨言。”

邻居家不管谁有了困难,王静蔚知道后都会伸出援手,她把这些看成生活中最普通的事,习惯而又平常。她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换来了邻里间的相处和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家庭的深刻内涵。

“我们都会有老的一天,照顾老人是我们做子女应尽的本分,孝老爱亲,需要我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王静蔚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