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方志 文/图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想必每个人心里都有着这种向往。能遇见让自己心甘情愿终老一生的城市,心里一定会对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充满好奇与期待。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选择生活的这座城市昨天是怎样,未来发展又将如何呢?有一个地方可满足我们这种求知欲,它就是一座城市的规划展示馆。
信阳市规划展示馆位于新十二街中段东侧,始建于2009年,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共分三层。市规划展示馆亦属于百花园建筑群的一部分,与地质博物馆一同组成百花之城的西半部。与百花园建筑群中的其它建筑一样,市规划展示馆有着自己单体的特色,简洁大方、充满活力,同时又和其他建筑一道有序布置、围合规整,共同体现出区域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市规划展示馆承担着组织城市规划成果及展示活动,组织规划科普教育和城市规划学术交流活动的职责。该馆布展共9400平方米,一层约3600平方米为“信阳市文化旅游体验中心”,重点展示我市旅游资源、文化特色、自然生态等内容;二三层约5400平方米为规划成果展示内容,重点展示信阳城市建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展馆共设置了46个展项,综合运用了展板、精品模型、实体沙盘、数字沙盘、高清视频、模拟场景、互动参与、穹幕影院等先进技术,集文旅体验、规划展示、宣传教育、科普及临展等功能于一体,是我市对外交流、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在规划展示馆北面,且与之相对的正是百花园建筑中的另一个建筑单体——信阳市地质博物馆。该馆同样始建于2009年,建筑面积16700平方米,是集中展示我市地质、地形、地貌情况的市级地质博物馆。
目前,市规划展示馆还处于闭馆状态,市地质博物馆也尚未布展开馆。但可以预见的是,这两馆将是我们进一步了解这座城市,熟悉这座家园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过的沧桑巨变,以及未来总体趋向的一个窗口。
编后:关于信阳市市区第一批历史建筑相关介绍的系列报道今天告一段落,13篇文章,14处建筑,虽未能尽述每处建筑的特点,但多少也让人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期间,有市民对市区第一批历史建筑的名单心存疑惑,认为这些建筑多是现代的,不应在历史建筑行列。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是把历史建筑和古建筑混为一谈。古建筑,是先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而历史建筑,则是我们留给后人的建筑文化遗产,不局限于古建筑,也包括现代建筑。
第一批是起点,但一定不是终点。我们相信,随着这座城市的不断发展,未来一些独具特色、独居个性,具有历史文化传承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建筑一定会继续出现在这座美丽的家园。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