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南湖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秋 韵


彭敏稳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每年阳历8月7日至9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这个节点就是我们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之后,北风刮来,凉爽宜人,但此时昼夜温差很大,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野外植物的叶片上凝结成一颗颗小小的露珠,早晨的大地一片晶莹剔透,让人不忍触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夏秋之交,草木渐黄,夏蝉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则是秋蝉声声,偶尔吹过来的阵阵凉风给闷热的天气带来丝丝凉意。物候的微妙变化在告诉你我:夏去了,秋来了。

立秋一过,天气由热转凉,适逢秋收,转眼又到农闲。在这个秋天,不仅有着同其他季节一样丰富多彩的各地习俗,还涵盖了我们华夏汉民族好几个重要的节日,如七夕乞巧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日重阳节等。还有众多的民俗典故和民间故事,如迎秋、啃秋、咬秋、贴秋膘、秋社等。由此可见,立秋这一节气同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老话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下午立了秋,热死老丫头;晚上立了秋,热死老黄牛。”虽然立了秋,但人们的感官变化并不大,夏伏的暑气并未随着立秋的到来而马上散去。“秋老虎”的余威有时更胜于暑热,然而大自然的变化就是那么神奇,无论“秋老虎”怎样发威,也挡不住“却道天凉好个秋”的脚步。“立秋一日,水冷三分”,在高歌猛进中昂首阔步的夏天,也懂得适时放慢自己的脚步,停一停,想一想,沉淀一下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再将一个成熟的秋天送回到我们的眼前。

立秋时节的华夏大地简直就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油画,高粱火红,稻谷金黄,棉花雪白。空气里飘散着各种鲜果香甜的味道,田野里到处都回响着农人们喜庆丰收的欢声笑语。农送曰:“立秋十八日,寸草皆结籽。”这时的农民秋收秋种,有如三夏时节一样紧张而繁忙。

秋风一起,熬过漫长苦夏的人们,食欲渐增,胃口大开。面对佳肴,大开吃戒,以补偿伏夏饮食清淡、营养流失的损失,而食补的方式就是“贴秋膘”。古人评判健康的标准往往都是以人体的胖瘦来衡量,“立秋吃肘子”,以肉贴膘,是最适合不过的食补方法了。

艰苦的生活,让贫寒的人家度日如年,小之东挪西借,大之债台高筑。他们把偿还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丰收的秋天,这就是“秋后算账”。这种生活的滋味,在我小时就对秋天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农村大集体的生产队实行工分制,我们兄弟多,秋后分得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吃,一日两餐是常有之事。父母亲为了养活我们,只好去学做豆腐以维持生计。常言道:“世上有三样苦,撑船打渔磨豆腐”。父母亲在受尽了穷苦,还没有等到我们兄弟孝敬时,他们先后走了,也是在这样一个秋天离开了我们。

秋天,是一个成熟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本应该为希望而歌,为收获而乐,可为什么千古以来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皆为秋而悲,为秋而伤,为秋而忧呢?心上有秋即为愁。秋季万木调零,随处可见的萧色冷清,加上“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天气,很容易让人触景生情,生出凄凉忧伤之感。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读过刘禹锡的这首诗,我才知道秋天不仅仅有愁有思、有悲有忧,秋也会如同春天一样让人激情四溢、血脉喷张。

人生若如四季,秋天恰似人到中年。不要在意逝去的,更不要去苛求未来的,一切都会变得云淡风轻。虽然已不再是青春时的豪情万丈,年少时的理想也早已荡然无存,但生活的信念还在,生命的车轮依旧要前行。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