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方志 文/图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下数千年。怎样延续文明的链条,又怎样捡拾历史的记忆?文字记录是一种方式,实物保存则是另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博物馆就是一个以实物展现的形式记录一个地方历史与文明的特殊建筑,正如有人说的那样: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历史背景,博物馆是最好的打开窗口。
我们很庆幸,因为我们的城市也有自己的博物馆——信阳博物馆。信阳博物馆位于羊山新区新十街中段西侧,建于2008年,占地面积34001平方米,建筑面积28996平方米。
信阳博物馆在建筑上有着自己的特色,其建筑设计方案根据羊山新区的总体布局,以百花园为核心,以百花之馆、百花之城、百花之窗、百花之声的深刻寓意为基础,以“百宝盒与博古架”为设计概念和定位,将博物馆和图书馆合为一体进行建造,符合文化建筑的特质,同时从设计尺度和构成方式上与“百花之声”等周边建筑形成良好的呼应关系。
其实,与馆内陈列的实物相比,信阳博物馆的建筑特色对于信阳市民来说已不再重要,它所展现出来的关于信阳,甚至是豫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才是令人称道和赞叹的。
信阳博物馆陈列布展按照“大气、震撼、简洁、环保”和“古老家园、现代表述”的展陈理念,突出展示性、思想性、知识性、地域性、新颖性、服务性,以“淮上故园---信阳历史文化之旅”为主题,以豫南历史发展的脉络为序,通过远古家园、淮上诸侯、楚地王风、天下根亲、茶韵天香、豫风楚韵等六大板块,全面、多维地展现和诠释厚重信阳的文化气象。
无论这座城市多么繁华,不管外面街道何等喧嚣,只要我们来到这里,内心就会立即沉静如水,我们会通过展示的文物去怀古思源,与历史进行对话。我们会穿过时空的阻隔,去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去感受远古先民们筚路褴褛,在这方土地上不停耕耘的艰辛。从石器到青铜,从青铜到纺车……跟随博物馆展厅的指示箭头,我们追溯历史的印记,也逐渐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如何而至。这就是信阳博物馆存在的意义。
从2010年9月8日正式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以来,信阳博物馆的观众参观流量累计已达数百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和青年学生占比约四分之一。如今的信阳博物馆不仅已成为培养城市文化气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塑造城市灵魂的重要推力,而且也正在成为集科普教育、文化交流、旅游休闲等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