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解民“燃眉急” 怎惧“阻且险”


——市消防救援支队抗洪抢险“英雄谱”之耿立彬

耿立彬,男,1982年12月出生,2000年12月参加消防工作,中共党员,现任信阳支队潢川县大队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担任支队抗洪抢险突击队分队长。在固始县抗洪抢险战斗中,耿立彬带领突击队作为支队第一增援力量,历时4天不分昼夜转战3个乡镇,营救被困群众206人,疏散管涌圩区居民385人。

“命你们火速前往固始……”接到上级命令,是7月18日上午11时15分,支队抗洪抢险突击队正在罗山县消防集训队进行着负重60公斤登20层楼的训练课目。随后,5辆消防车、21人,历时1小时40分钟,130多公里“急行军”,向着赵岗乡新堰村开进。

到达现场,眼前一片汪洋,高处两米高的庄稼只露出头,低处电线杆只余10来厘米在水面。每逢一处,耿立彬便带头跳入齐胸的污水,沿着屋基斜坡、堰塘埂探索路径。就这样,在近4个小时的救援中,救出27名被困群众。18时许,刚完成新堰村救援,耿立彬又带领突击队紧赴60公里外的黎集镇毕店村。

因受史河洪水倒灌,毕店村、泗湖村被洪水围困,现场最深水深达6米。从312国道跨度到104国道,耿立彬带领突击队鏖战14公里水域,挨家挨户喊话,展开救援。历经28个小时,突击队终于将受困的175名群众安全转移。

7月21日中午,丰港乡大坝出现管涌,圩区内村庄面临极大险情。耿立彬根据指挥部指令,迅速带领突击队到达指定地点,连夜疏散管涌下方丰港村、台地村的210户、385名群众,多为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4天的时间内,耿立彬脚上被洪水泡脱了皮,身上起了湿疹,他不敢停歇一刻,始终坚持打头阵当先锋。

(信阳消防供稿)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