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让斑马线成为城市的温暖风景


本报记者 李 倩

斑马线前,人车能否通行有序,各行其道,相互礼让,不只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律义务,也是城市文明的表现。在我市“礼让斑马线”渐成常态,斑马线上的风景让人温暖。

“刚才下班回家路上,开车经过博林国际路口,停下车来礼让行人时,得到了一对夫妻的赞赏,对我说‘这女孩开车真稳当’,心里感觉格外得开心。”近日,市民雷芳礼让行人后,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了这样暖人的一幕。

市民程女士开车经过平桥区平西大街南段时,看到一对老夫妇带着孙子、提着菜,程女士主动将车停下来,让老夫妇通行,当老夫妇通行后,老大爷回头对程女士竖起大拇指比了个赞,老大娘对程女士笑了笑。程女士说,“礼让行人是每个驾驶员应尽的义务,但是得到了老夫妇的称赞让自己心里也很受感动。”

2019年10月11号上午,浉河区新华西路上正值上班高峰期,车多人多,驾驶机动车的市民偶遇过马路的学生,便立刻减速停车礼让,学生安全通行后,面向车头,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车主表示,在车里看到这一幕,感到十分欣慰。

其实,每天这样一幕幕温暖的情景都会在城区的大小街道上上演,这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市民文明素养提高的体现。“多数人都自觉等绿灯。”昨日上午,在新六大街与新七大道交汇处值勤的志愿者刘女士对记者说,虽然该路口的人流量和车流量都比较大,但大家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车让人”看似“小细节”,实则“大情怀”。条条斑马线,唯有各方有礼,交通才能更加畅通,文明出行理念才能得以传递和提升,促进整个城市文明的提升。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