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茶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70年前的两本书


“一九四九年九月五日,我由香港动身到北京,去出席九月二十一日举行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会,沿途所见,以及在参加大会期间,观感甚多。已过去十多年间,一直留在华南国统区内工作,这次能得回到解放区,如见亲人,如回故旧家园,什么都新鲜,什么都能触发自己的情感。在这小册子里面所写的,是我利用开会休息时间记录下来的一点感想。读者诸君,你们说这些作品是报告,是散文,是杂感,什么都好,我所要记录的,只是我那不可抑制的激动的心情。一九四九年十月于北京。”

——司马文森的著作《新中国的十月》题记

我的爸爸司马文森要是还活着,应该103岁了。他万万不会想到,70年前自己写的两本书,现在成了何等珍贵的历史资料。

一本书叫《新中国的十月》,另一本叫《新人物新作风》。记述了司马文森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的亲身经历和见闻。

《新中国的十月》,里面收纳了司马文森发表在香港《文汇报》的11篇文章。时间为1949年10月18日至11月20日。1950年1月5日由香港前进书局结集出版,向海内外发行。

《新人物新作风》里面收纳了司马文森发表在香港《大公报》的36篇文章,时间为1949年11月6日至12月22日。我们查到了当时的新书预告,可惜至今没找到原书。

1949年9月5日,司马文森作为中共香港工委的文委委员,秘密北上,从香港到北平出席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应邀从香港北上出席会议的共分6批,司马文森应该是第五或第六批。同行的有李铁民、胡子昂等。

一个长期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的年轻共产党员,终于盼到了解放,盼到了翻身做主人,心情何等激动!

这种激动在《新中国的十月》11篇文章的标题中就显露无余:

一、到了第一个人民城市;

二、奔驰在山东平原;

三、闸门打开了,水头拥动着;

四、一群真实、智慧而有光辉的人们;

五、北京,翻了身的城市;

六、毛泽东,我们的亲人!

七、欢呼啊,中华人民共和国!

八、胜利的红旗在人民广场上招展;

九、人民首都,在欢乐的海里;

十、携手在为人类幸福共同的斗争里面;

十一、再会,北京!

司马文森在《新人物新作风》一书的“后记”中写道:“我只想把我亲身的见闻写出来,供海外的读者参考一下,使大家明白我们这个从苦难中解放出来的祖国,是光明灿烂,有前途有远景的!我们每个人都该有这样的信心,在新的基础上努力,奋斗下去。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写于香港。”

《新人物新作风》的4大章节36篇文章,头两章小标题有:北京——人民首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奇迹;人民的胜利;新社会,新人物,新作风;人民公仆;多才多艺的人民解放军;解放区作家怎样生活的;听将军们谈知识分子和人民队伍结合等。在“人民政协见闻录”这一章里,小标题有:不开无准备之会;北京饭店招待所琐记;三大人民宪章是怎样产生的;新国旗怎样被选出来的;投毛主席一票,是我们的光荣!学习大会的精神和作风;我们等待着,终于看见这一天了;难以忘却的印象;参政人员名单是怎样决定下来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做些什么?在新中国建设中大家怎样分工?在“人民领袖印象”这章节中,小标题有: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谦恭诚挚的朱总司令;我们的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先生。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共有6个委员会,司马文森被分配在《共同纲领》草案整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召集人是周恩来。

9月27日政协全体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人民政府组织法》《共同纲领》,通过了国都、国旗、国歌、纪年等,毛泽东宣告新中国成立。父亲记下这振奋人心的一刻:“五千年来的第一次,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手来表决自己的宪章!以国家主人的身份,来处理自己的命运!我们兴奋,多少说不出的情绪,像海涛,像巨浪,在我们心中翻腾起伏,多少热血,在我们身上奔腾着。热泪涌在我们眼中,它想流下来,为了快活,兴奋,激动!”“那是我们全国人民大团结的标志,我们拥护,我们鼓掌,我们欢呼,我们一致的举手通过!”

父亲记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记述了这个庄严伟大的日子。10月1日下午,父亲和代表们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下午3时,隆重的仪式开始了,新中国向世界、向全国人民宣告诞生!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在电动旗杆上徐徐上升,连续十分钟没有间断的庆祝礼炮轰鸣。“共和国的首长们和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代表们在一起,同全国人民站在一起,在检阅这英勇无双的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能够站在自己的阅兵台上,检阅自己的部队,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在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来自苏联的代表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苏联文化艺术团,远道来参加新中国成立庆典。团长是法捷耶夫和西蒙诺夫,带着红军歌舞团、摄影队。当他们看到人民解放军军旗引导着海军、步兵、坦克兵团、骑兵兵团、炮兵兵团走过检阅台,鼓掌欢呼“乌拉!”“终于我们听到一个声音了,那是毛主席在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站在广场上的30万人如同一个人,严肃地立正着静听。”随后全场欢声雷动,游行队伍欢呼着通过天安门……直到暮色笼罩了北京城,天安门广场上红色的旗帜、红色的灯、红色的烟花交织成一片红色的海洋。游行队伍仍有组织有顺序地走过检阅台,人们唱着热爱自己领袖的颂歌,呼喊着“毛主席万岁!”

10月2日晚上,父亲出席了中国文艺界代表在怀仁堂为苏联文化艺术代表团举行的欢迎会。在欢迎会上,有人拿着电报走近朱德总司令。朱总司令用激动的声调对大家宣布:“我们的伟大友邦苏联,第一个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了!”这声音像一声巨雷,响在每一个人的心上。人们起立,疯狂地、持续地鼓掌,这是司马文森见证的新中国外交从无到有创建的振奋人心的时刻。

司马文森一直珍藏着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徽章,他的编号是:239。

司马文森是1949年9月5日去北平,10月25日回到香港。作为亲历者,他怀着不可抑制的激动心情,记述了参加开国大典的见闻,许多章节都是一天一篇连夜完成,写就《北行书简》11篇报告文学,即刻发稿到香港《文汇报》向海外报道。至于文章是陆续寄回还是托人带回香港,我们不得而知。总之,1949年10月18日开始在《文汇报》发表时,他还在内地。回到香港后集成《新中国的十月》出版。出版时间是1950年1月。

司马文森将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经历、见闻,于1949年11月6日至12月22日在香港《大公报》发表题为《我自北京归》36篇报告文学,集成《新人物新作风》一书出版。

这是司马文森为新中国的成立留下的永远的记忆,是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留给祖国人民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

那年,司马文森33岁。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