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 友)“你们这里是深山区,适合发展林果业,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果树的嫁接、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台上讲课的是信阳农林学院园艺学院副院长范宏伟,台下听课的是平桥区邢集镇罗楼村60多位村民。听说是城里大教授来讲课,教室里座无虚席,村民各个神情专注,生怕漏掉一句话。
这是近日平桥区邢集镇罗楼村农民技能提升培训现场。
教室外,平桥区人社局负责培训工作的工会主席孙立军说:“其实,这项工作我们去年就开始了,这是国家职业技能培训‘315’工程,国家专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3年时间培训5000万人次,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大规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从而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之年,平桥区把贫困劳动力和贫困家庭子女列为重点培训对象,目前已培训600人。这个为期5天的培训班,专家和老师将采取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向村民讲解食用菌、蔬菜、果树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等。”
在课间休息时,邢集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黄锡金介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只要把千千万万的农民动员起来,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乡村振兴就指日可待。罗楼村在海拔800多米的天目山脚下,位于驻马店市、南阳市、信阳市交会处的深山区,由于偏僻,群众致富缓慢。这次培训选在罗楼村,主要是根据山区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依据群众种植传统,解决山区农民致富缺技术的难题,引导农民发展食用菌、林果种植,帮助他们尽快走上致富道路。
人群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吉朝说:“看着别人致富我心里也发急,但是缺资金、缺技术,怕有风险赔不起。现在政府把专家请到家门口,手把手教我们,我不能再等待观望了,今年就试试种植银耳,争取靠自己的双手早日脱贫。”
突然,一位高个小伙子心事重重地走到范宏伟跟前说自己园子里的果树得了一种病,不知道是什么病,也不知道怎么治。小伙子叫吴海涛,是陈庄组返乡成功人士,种有8亩晚秋黄梨,听说市里专家来讲课,专门从果园赶来听课。范宏伟便招呼大家跟他到果园去看看。一进果园,范宏伟一眼就看出晚秋黄梨得了梨锈病,随后向蜂拥而至的村民系统讲解了该病生物防治方法,同时建议对黄梨进行套袋。吴海涛激动地说:“专家帮我解决了大难题,让我避免了近万元的经济损失,这培训班我可没有白来啊。”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