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南湖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大刚中正字若人


年炳勋先生行楷书《滕王阁序字帖》序

韩勇建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骈体文,句法以四、六句为多,通篇对偶,意境开阔,绚丽工整,史称“天下第一骈文”。历代书法家以真、草、隶、篆、行各种书体来表现《滕王阁序》的书刻屡见不鲜。信阳书法家年炳勋先生,积数十年书法艺术及古典文学之学养,用行楷书以限格为界,精心书就《滕王阁序字帖》,并几易其稿,堪称行楷书之精品。《滕王阁序字帖》是书家的良师益友,也是非常实用的学习书法的范本字帖。

《滕王阁序字帖》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是年炳勋先生2000年秋天所作,也是先生书法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就篇章而论,开篇即入佳境,章法严谨,纵横得当,虚实相生,气息贯通;就单字而言,结字取方,工稳均整,笔墨浑厚,字字挺拔,使转提按,意蕴十足。先生之书,多以真书结体,兼有草书笔意,将汉、唐、魏、晋碑之方正、帖之流美,以及中侧锋用笔技法,巧妙地汇于笔端,以其个人独具特色的行楷书体展示于世人面前,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佳作。

书法不仅在于外在的美,更在于妙笔生出的高尚德操。墨如人性,字如其人。写字,人坐的正,笔才能行的端。年炳勋先生为人正直,待人和善,对工作一丝不苟,对艺术精益求精。先生今年已经87岁高龄,从事书法艺术研究六十余载,他的一生是钟情于书法、酷爱书法的书法人生。六十多年来,先生每日临池不辍,初以唐楷为基,进而以二王行书为范,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自成一体,雅俗共赏。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也是殚精竭虑、炉火纯青,使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相得益彰,交相生辉,因而,先生的书法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深邃的思想。先生作书,先是凝神静思,深刻理解古诗文的要义,而后泼墨挥毫,跌宕起伏,极富张力,赋予作品以灵魂,尤以中堂、对联等大字榜书为至臻。书法是一曲无声的旋律,其中的美妙只有领会她的人才能参悟。先生之书,看似轻松流畅,实乃功底深厚。著名学者、教授梅友铎先生为其“积玉斋”书房题联:“年年拜圣斋积玉,日日泼墨笔飞龙。”

年炳勋先生的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书法艺术展,曾应邀赴全国各地(包括台湾)进行书法艺术交流,举办展览。其墨宝或被日本、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地的收藏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或入刻风景名胜景区碑林,或作为政府礼品馈赠国际友人和政府代表团。先生还曾多次深入学校、部队、工厂献艺慰问、奉献爱心。先生是一位可敬的德艺双馨、声名远播的老艺术家。

日本冈山县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松井三平先生称其作品“取法高古,博大精深”;日本新见市美术馆馆长逸见芳春先生称其作品“点画遒劲,如锥画沙,运笔行云流水,意味深长”;韩国著名书法家申相德先生称其作品“人书俱老,笔下生风”;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著名书法家陈天然先生、陶然先生等,对其书法艺术成就均给予高度评价,并题字以赠。

年炳勋先生是信阳人,其书法既根植于大别山的钟灵厚重,又浸润淮河水的奔腾豪放,故而先生书法雄奇豪迈、毓秀兼容。曹植《洛神赋》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我想,这正是赞誉年老先生的书法之美。

愿年炳勋先生健康长寿!

愿年炳勋先生的书法艺术之树常青!

是为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