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曹德刚 郭海涛)光山县泼陂河镇辖24个村(街),集雨面积1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3万亩,主要是以种植水稻、蔬菜、棉花为主的农业乡镇。今年以来,全镇无有效降水,给粮棉生产带来了严峻挑战。据统计,全镇在田农作物面积3.9万亩,受灾面积达2.4万亩,其中轻旱2万亩,重旱1300亩,旱地缺墒3000亩。面对旱灾,泼陂河镇党委政府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五水统筹抗旱保苗,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一是水库放水。通过泼河水库放水203万方,解决了2万亩农田阶段性抗旱用水需求。
二是电灌提水。启用电灌站21处,动用爬山虎380台,解决了1.2万亩受灾农田用水。
三是打井找水。现有老井10口,根据各村实际条件,计划在杨榜、蔡围孜、李岗、田洼新打机井12口,其中田洼村已打成并投入使用1口,井深68米,口径25厘米,可解决10亩农田灌溉用水,正在施工2口。
四是改旱省水。通过农业局现场指导,已通过“水改旱”技术,播种玉米、棉花、芝麻、花生等旱作物500亩,计划再播种1500亩旱作物。
五是造塘蓄水。利用大旱塘干,深入推进“治水塘”活动,今年以来已投资450万元,新建、整修大塘72口,蓄水达38万方。
下一步,泼陂河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继续加大抗旱保苗力度,确保供水和饮水安全。一是抓好现有水源保护。保好现有各类工程蓄水,特别要管好塘堰蓄水。二是加快蓄水工程建设进度,加快推进新打机井建设进度和治水塘工作,使工程尽早发挥抗旱作用。三是科学调度水源。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做到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用水,做到应保尽保、应调尽调。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