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记者在现场

“地摊经济”激发城市活力


“现在可以继续摆摊了,既方便了周围居民的生活,我们每天也能有收入,只要我们把卫生环境保持好就行了。”6月4日上午,在利南路铁门坎胡同“张三炒栗”摊位前,老板娘朱大姐满脸笑容。

这只是我市“地摊经济”焕发新活力的一个缩影。自从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我市积极行动,落实相关惠民政策,推动“地摊经济”,释放城市活力。

6月3日晚,记者在小南门、八一步行街、沿河道等部分地方看到,凉皮、凉面、石凉粉、酸辣粉、鸡蛋灌饼、重庆冒菜等小吃应有尽有。有市民现场吃完小吃后,摊主立马将一次性碗筷收拾进自备垃圾筒。“政府允许我们摆摊,我们也要把环境维护好。”一位摊主说道。

“我卖冒菜已经六七年了,我的食品质量好、味道也好,所以有很多回头客,生意挺好的。我现在1天可以卖出去100多碗,大碗10元,小碗8元,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基本上能够维持得很好。”位于八一路步行街的重庆绝味冒菜摊摊主高兴广说。

街边小店“原地复活”,小吃店、烧烤店的小方桌摆到了门前树下……“地摊经济”让这座城市增添了抚慰人心的烟火气,也平添了几分生气与活力。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