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亚云
两月前的“临危受命”, 许爱国记忆犹新。2月3日晚,许爱国和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一同抵信。没有间歇,他们走进隔离病区,对一例病情超危重的上ECMO一天的重症病人进行会诊。
ICU病房是所有新冠肺炎患者的最后一道生命防线。2月4日,许爱国走进市五院,见到正在治疗的两位危重症患者。一例是刚经过剖宫产成为母亲的余女士,病情较重,气管插管,已上呼吸机;另一例五旬男性患者毕先生已上ECMO两天。
面对危重症患者,许爱国和同行的张国俊教授进行会诊,指导拟定新的治疗方案。经过省、市专家联合救治,余女士和毕先生被大家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2月7日下午,余女士成功转入普通病房,直至2月20日痊愈出院。2月8日,毕先生成功撤机,这是全省第一例成功撤机的危重症患者。
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就在一呼一吸间。2月8日晚,又有两位危重症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救命如救火,危急时刻,郑大一附院立即派遣两位医师携带两台ECMO及配套物资星夜驰援,凌晨五时赶到信阳,使危重病人及时得到了救治。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许爱国说:“脸上留下的勒痕和压疮是我们的光荣勋章。在信阳的战‘疫’经历是我一生为之骄傲的决定,也是我们省专家组成员和全体医疗队员的无悔抉择!”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