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蕾
“妈妈你还有多久才回来?”“快了,快了,你在姥姥家要乖,记得多看书,好好写写作业!”这是信阳市中心医院护士夏辉辉每天晚上与女儿视频通话时的“固定”对话。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夏辉辉已经有一个多月没见到女儿了。
“怕照顾不到她,就在疫情爆发之初把孩子送回了明港姥姥家,我俩现在每天就只能通过视频见面。”2月28日早上10时许,记者联系上夏辉辉时,她刚刚下夜班,回到医院统一安排的住处,“孩子挺懂事的,小学三年级,每次视频的时候,都主动‘汇报’当天的学习情况。有时候视频的时候,我说妈妈累了,要早点休息,她就会让我快去睡觉。”
2月13日,市中心医院传染科成立了新冠肺炎危重症监护病房,夏辉辉进入了新成立的新冠肺炎危重症监护病房。
说到干劲,34岁的夏辉辉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了。2010年11月26日晚上7时30分许,一个小伙子在一家饭店装修的过程中,突然触电从脚手架上坠地,当场昏迷。当时身怀有孕的夏辉辉路过,成功将小伙抢救醒后,便悄悄离开。众人苦寻一个月,在得知夏辉辉是信阳中心医院的护士后,把锦旗送到了医院,同事们才知道夏辉辉救人的事迹。
如今,时隔10年,已为人母的夏辉辉再次挺身而出,冲锋在抗疫一线,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义务也是责任。“不管是在街头,还是在一线,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因为这是我的工作,也因为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采访最后,夏辉辉说道。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