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疫情特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新县73岁老兵杨运先再入“战场”


本报讯(记者 杨长喜)2月6日,已经是新县郭家河乡郭家河社区73岁的杨运先在易道河畔坚守的第八天。尽管温度降低,但他抗击疫情的热心一点也没有变。8天来,他一直守在桥头,管控往来的村民,帮村民登记需要购买的物品。

新县郭家河乡易道河桥头卡点,杨运先胸前戴着党徽,稳稳当当地坐在桥头。他的两边,分别用垃圾车和展板挡住。他的旁边,老式飞鸽牌自行车上,一件褪色的军大衣放在货架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每天早上都会骑着自行车、身着军大衣准时来到桥头值守。

郭家河乡紧临湖北七里坪,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在乡党委的号召下,杨运先主动向社区党支部书记郭中向亮明身份并向党组织提出要求:“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老兵,我请求加入抗击疫情战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党员更应该冲锋在前,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向自己负责、向家人负责、向党组织负责!”党支部同意后,他就搬来了自家锯柴用的一对木马叉,扛来了一根小杉树,用上了清洁卫生的翻斗车,封锁了易道河,上、中、下金冲等6个自然组,管控了近300人村组的人员车辆流动。除了这些,他还配合社区党支部给村民提供生活必需品代买服务。当问到他报酬时,他憨厚一笑:“我今年73岁,51年党龄了,三分之二的光阴生活在党的怀抱,要有组织纪律。党组织让我管控好这几个组,我不能讲报酬。”

据了解,在平时,杨运先负责清扫易道河厕所,每月200元报酬。感觉自己作为党员还领取报酬,他跟老伴又主动义务清扫上金冲公厕和易道河至上金冲2公里的公路。

“退伍时,部队战友称他为‘革命的老黄牛’,现在他又拉着防疫的‘爬犁’,在这片土地耕耘。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艰巨的疫情防控任务,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用党性光辉为当地群众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郭中向评价说。

光山县脱贫户陈从如疫情防控冲在前

本报讯(邹晓峰 刘 婵)2月5日一大早,陈从如匆匆吃过早餐,就赶到村口的疫情防控卡点开始值班。午餐后顾不上休息,他又到了卡点上,不觉就忙到了夜晚。

陈从如是光山县白雀园镇莲花村的脱贫户。听说村里路口设立疫情防控点,设点的第二天,陈从如一大早就提着两大瓶天没亮就在家烧的开水,快步地走向村口疫情防控点,并与正在值班的年近七旬的老支部书记王道枝说:“王支书,你们辛苦了,从今天起,村里这疫情防控点的开水我包了。抗击疫情,不能没有我们脱贫户的份呀!”说着就把两瓶开水,放在村路口疫情防控点的桌子上。

陈从如今年65岁,是去年刚脱贫的一个贫困户,共产党员。以前他家的房子,四处破裂,八方漏风,地基下沉。在精准扶贫中,一家7口人去年通过易地搬迁住上了新房。村里还想方设法帮助他寻找脱贫路子,安排他在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务工,如今,陈从如一家已经实现高质量脱贫。

致富不忘报党恩,自村口设立疫情防控点以来,陈从如在做好送水等后勤保障外,还自荐的当上了村里防疫工作的宣传员,每天和值班人员一起,对来往的车辆、行人进行劝返和疫情防知识的宣传,并同一位村干部一起,对本村两名从武汉返乡的村民进行不间断的隔离观察,每天两次测量体温、登记上报结果。

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邓勇介绍,目前,该镇像陈从如这样自愿加入疫情防无偿服务的农户有110多名。为做好防控工作,该镇成立镇级志愿服务应急突击队两支,村级志愿者服务队34支,疫情防控点58个,他们每天戴着口罩、手套在卡点劝返人员和车辆,或深入农户登记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的体温信息,或手持喇叭在村内宣传防疫政策。

潢川县暖心贫困户为抗疫捐款2000元

本报讯(记者 韩 蕾)“当看到他拿出2000元钱要捐款的时候,我真是太感动了,我们也劝过他,让他少捐点,毕竟他也不容易,家里还有三个要上学的孩子,但他执意要捐,还说要把钱捐给国家用。”说起2月1日下午那次“特殊”的捐款,潢川县踅孜镇罗港村驻村第一书记记忆犹新,“因为捐款人是位贫困户。”

这位捐款人姓徐,因其家庭子女教育刚性支出大,2019年被识别为贫困户,至于名字,第一书记表示对方一再要求保密,所以无法告知记者。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徐先生今年48岁,独自抚养着家中三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为了孩子他常年在杭州务工,但收入只能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镇上和村里有专人对他进行帮扶,过年前村里还给他送了台电视,当时他就特别高兴,而且也很感动。”2月4日下午,该村第一书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后来疫情越发紧张起来,他看了我们发在公众号上的动态,发现大家都奋战在一线,就给我打电话,说要捐款,要为抗击疫情做点啥。”

2月1日下午,徐先生来到了潢川县踅孜镇政府疫情防疫办公室,当场拿出了2000元现金,要捐给政府,工作人员红着眼几次拒收,但徐先生执意捐款,钱就被留下了。“当时只能用震惊来形容,因为这笔钱对他来说不是小数目,我们劝过他,也问过他,捐钱之后家里还有没有钱,三个孩子上学还够不够,但他却没有丝毫犹豫,就把钱捐了。”该村第一书记对记者说,徐先生的三个孩子也比较节省,花钱很少,而且在教育上政府也有帮扶,“他说,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党帮助了他,说因为党和政府对他的帮助,分担了家庭的重担,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外出打工,日子才能越过越好。现在疫情严重,也想尽自己的力量给国家一些帮助,他是个很善良很淳朴的人。”

捐完款,徐先生觉得自己还能为抗击疫情出力,便申请去村里的卡点当志愿者,对村里进行巡防巡控。“他从2月3日就一直在问我,说啥时候能上岗,说自己晚上都能在岗。”采访期间,徐先生又给第一书记发来微信,询问何时上岗,“你看,这就是咱们的老百姓,时刻把党和政府放在心上,在需要的时候站出来。”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