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南湖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固始鹅块,真俏巴!


裴祖军

中国每一个地方都有特色美食,这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的人文风俗的积淀。

这些美食大多以“地名+做法+食材”的模式命名,例如“北京烤鸭”“道口烧鸡”“长沙臭豆腐”等。这些菜名,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令人垂涎,想起来色香味俱全,细细咂摸,还有能品出历史文化、乡土风俗及地方人的自信来。尤其固始鹅块,是固始县的招牌,更是一百八十万固始人的集体记忆。

地道的固始鹅块,永远在民间。当你一脚踏进固始街头,我敢保证,浓郁的鹅油爆葱姜的香味一定会将你掀翻在地。寻味望去,一大口铁锅当街坐在炉上,两三块招牌写着“赵老五汗鹅块”“刘老六焊鹅块”“王老七旱鹅块”插在地上,四五间门面立在道边,六七张餐桌摆着,八九人围着十来盘菜。这就是土里土气、地地道道的固始鹅块的诞生地。

“老板,来锅你们固始的鹅块!”老板一听,你是外地人,生怕你说他做的鹅块不俏巴,于是服务备加精心,会根据客人数量推荐大锅小锅。价格公道公开,墙上贴着“小锅68、中锅88、大锅108”,明码标价,货真价实,丰俭由己,无论你是外地还是本地,老板打的是几十年的招牌,客人吃的是地道的固始口味。

等你点好菜,老板一转身来到火红的炉边,随手操起大勺,往锅里泼了一锅底金黄的鹅油,捏些许姜丝,拨半碗葱花,撮几根红椒,用大铁勺三翻五翻,瞬间香气震惊四座。紧接着,炝上鹅块、鹅杂、鹅血,将大铁锅在高昂的火头三掂两掂,嗞嗞作响,油光四溅,鹅香四溢。随后,浇上半锅鹅汤,烩上三四块白嫩嫩的水豆腐,掖几片黄心青菜,在威力生猛的鼓风机作用下,三滚两滚就出锅了。老板的这一番折腾,就在你眼皮子地下操作,定让你看得直咽口水。

端上桌来,你准会等不及别人招呼,赶紧夹一块放进嘴里,以示“先吃为敬”——味道不咸不淡,鹅肉不柴不烂,汤汁不油不腻,火候不早不晚。这个时候,你定会拍案叫绝:“大固始鹅块,真俏巴!”这句话一半给了老板,一半是夸赞固始鹅块。

仅仅只吃固始鹅块,未免太单调了点。一张桌子,围着四五个老几,点了六七盘菜,簇着一个热气腾腾的鹅块火锅,那才叫真俏巴。桌上有黄绿相间的固始笨蛋炒菠菜,有金黄酥软的固始皮丝,有翠绿爽口的刀别嫩头青。这些还不够,桌上肯定还会有几盘配菜:一盘绿豆丸子,一盘干豆腐丝,一盘小酥肉。这些还不够,每人面前肯定还有一杯香味扑鼻的青峰小米酒。

不要认为这些都具备了,就可以说是固始吃货的标配,别忘了还缺少一项“规定动作”——“贺必笑”。

“贺必笑”,是固始人独有的幽默,是吃固始鹅块、喝小酒的绝佳搭配套餐。往往是,酒桌上有一个人,说一句话一贺,一桌人必定捧腹大笑、饭喷四座。紧接着,不分老少,不论亲疏,一人一句,一贺一笑,一顿饭下来,气氛热烈,身心愉悦,人与人之间了解更深了,感情更近了。

你会听见前面那桌上,几个老几吆五喝六,笑声鼎沸,热闹非常。

一个说:“老表,这酒真不能斗了,喝岔了,回不了家了!”

另一个说:“老表,小米酒不解馋,只当喝着玩。再搞一杯。”

又一个端着杯子拿着瓶子来了:“老表,啥意思呢!你和他斗,不和我斗,混有钱了,瞧不起人嗷!”

一个说:“老表,你真会‘贺必笑’,我酒量啥样你不知道!上次斗岔了,受罪得很,嘴跟木渣样、头跟木瓜样、躺床跟洋叉样、吐得跟青蛙样……”说不定,他们还会红头绛脸、三晃两晃从你身边走过,留下一串欢笑,并夹扎着一鼻子的酒香和鹅块火锅味儿。

在咕咕噜噜、热气腾腾的鹅块火锅中,你会发现,对于固始人,没有什么烦恼一锅鹅块解决不了的,也没有什么忧虑通过“贺必笑”排解不了的。

都说固始人会吃,讲排场,重乡情,爱俏巴,其实这些特点岂唯独固始人才有呢?只是固始有鹅块而已。

远方的你,请来固始吧。我在鹅块火锅边等你,一起“贺必笑”,洗却一身的纤尘!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