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崴 胡译丹
“晾晒时间不能长,也不能短,晒得太干,面容易断。”12月25日,在息县东岳镇街村的天首手工贡面厂,该厂负责人张有林向笔者介绍着自己多年经验总结出的贡面晾晒工序的要求。
今年55岁的张有林,潢川县付店村人,打小就开始看父母制作手工贡面,从和面,到搓面再到挂面,一道道工序早已烂熟于胸。
“干这一行业很多人都靠这一手艺发家致富。”张有林说,“我在东岳镇种植杭白菊也有四年多了,乡政府一直大力支持,给我提供了便利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扶持,所以我也一直想在这里把手工贡面的市场也开发起来。”
说干就干,为赶上春节好市场,今年六月份张有林就开始了筹备工作。如今,每天清晨四点,贡面厂就开始热闹起来。盐和面粉比例调和,再通过醒面、压面、盘面、抻面、再到挂杆,多达十几道工序制作,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做贡面要起早贪黑,这样才能做出好贡面。”东岳镇石菜园村罗庄组52岁的石莲芳说到,“每天三点多都要起床,虽说辛苦了点,但能顾到家,比外出务工方便多了。”
一排排晾晒的贡面,如丝丝琴弦般,走近了还有阵阵面粉的清香扑面而来。“慢工出细活,用最传统的工具,最精细的手法,制作出本土风味。”张有林说。“现在我们厂里有13位面点工,同时我还从老家潢川请了几位经验丰富的师傅给工人做技术指导。现在厂房一天的总产量可达900斤,可出成品45箱。”
石菜园村李楼组村民郭芳一边挂面,一边高兴地对笔者说:“没有想到自己也能从做贡面师傅那里学到做面手艺,更没有想到,才学会的手艺如今能带来每月近2000元的收入”。
每一份贡面都是制作人辛辛苦苦付出时间和耐心得来的,因为好吃、纯手工、味道好。贡面还没出厂就被周边县区及乡镇的大小超市预订一空。
“我们的定位就是‘小而专,小而精,小而强’渐进式发展,把最接地气的传统产业、传统产品继承和发展好。明年我将准备扩大厂房,增加人手,增大制作规模,给市场带去更多健康美味的手工挂面,形成我们自己的贡面品牌。”谈及未来,张有林自信满满。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