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信阳县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淮滨县:紫苏全身宝 脱贫好助力


赵丽华 刘伟峰

“啧啧,俺种地一亩顶多收入千余元,刘老板这紫苏,籽可卖,秆能卖,叶也能卖,一亩可以收入3000多元,是俺的几倍,赶明儿俺也种紫苏。”12月18日,淮滨县三空桥乡刘圩村锦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紫苏种植基地内,忙着收割紫苏的工人刘伟业笑着告诉笔者。

将紫苏引进三空桥的是30多岁的小伙刘明洋。有着敏锐市场观察力的他,经常和中药材打交道,发现中药材回报率高,尤其是紫苏,浑身是宝,叶可以解表散寒,梗可以用来治疗脾胃气滞导致的消化不良,籽含有丰富的亚麻酸,可以榨油。

说干就干,2016年,刘明洋试种了60亩紫苏。“紫苏对气候条件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我是3月份种植的,那时淮滨还是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紫苏生长, 三四天就发芽啦。7月份就收获了紫苏叶,一亩地采收紫苏叶500多斤,4斤半湿叶烘干出1斤干叶,市场收购价14元一斤,3个月挣了将近10万。”

尝到“甜头”的刘明洋扩大了面积,又租用了240亩地。同时全面挖掘紫苏价值,“除了紫苏叶外,我又在9月份开始雇人收割。紫苏杆直接公司回收,统一做调料,紫苏籽榨油,一斤可以卖到80元。一亩收入3000多元不成问题。”

多道工序产生了巨大的用工需求。每年采收时,地里有100多位工人忙碌。孙培明就是其中一位。“我主要负责拔草和采摘,在这工作,时间较灵活,而且活不重,一天收入70元不成问题。”

刘明洋告诉笔者,紫苏叶初加工一般在院里晾晒就能达到收购标准,但为了保证紫苏叶有好的品相和品质,合作社又购买了烘干设备加工,以保证叶子的品质,也解决了阴雨天气无法依靠日光晾晒的问题。

据悉,刘明洋的紫苏基地流动带动近万人次在基地务工,成为当地农民脱贫增收新途径。对于下一步,刘明洋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希望能有更多的村民参与到种植中来,我计划引进更好的种植技术和品种,同时在紫苏的销售上广辟渠道,助力俺们村 ‘抱团’脱贫,加快村里经济发展。”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