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茶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墙报,曾经的一道书法风景


徐生力

街头上,一到艾滋病日、禁毒日等活动,排了一排又一排的五颜六色的宣传栏,电视台跟随采访,热闹一番后,便变得格外冷清。这些专栏都是从电脑上下载的宣传知识,内容丰富,而且实用,况且,图文并茂,真草隶篆,要什么体来什么体,本应惹人喜爱、抓人眼球的,可是阅读量不足。这使我想起有电脑喷绘之前,各个单位办的墙报,时常能吸引三人一堆、五人一群,前来指指点点。内容无关紧要,他们兴趣多在办报书写的水平上,也包括墙报的刊头、插画。

那时的墙报是单位对外展示的一扇窗口,重视程度不亚于今天的GDP。抄写者如古代刻碑者,选的都是在单位数一数二的“书法家”。即使单位没有这样的人才,在社会上请也是常有的,像现在的体育比赛,单位团体可以聘请外单位人加入,也是允许的。一年冬天,某县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计划生育宣传月,为在活动中赢得好成绩,团县委专门抽调能写会画的团干送专刊下乡,以确保质量上乘。我以书法见长,名列其中。一个乡、一个镇限定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地赶进度。哪知轮到最后一个深山乡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将我们一班人马困在那里。人不留客天留客,今天这家明天那家,一个星期里将乡直机关七所八站轮个遍。因此,我们为这个乡镇争取了数个奖项,还多出一个组织奖。最后,我们一行清早踏雪,掌灯时分才狼狈地回到县城。几十年来,每每回想起来,倒觉得那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踏雪之行。

书法深得人心啊。每逢重大节日,书写横幅;每有大会,书写横标,离不开会写字的人,包括奖状、证书,也是发挥他们特长的时候。那时,个人简历上在特长栏目写有“书法”二字的,多被单位用来办墙报、写标语,为单位争个面子。

墙报是那个年代一景,每个单位在对外的一面墙上,用水泥抹平,砌上花边,专为墙报留下一角,爱好书法的我们就是别人墙报前的常客,也从中学到不少书法技巧。一般在元旦、春节、五一、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党委、政府以及本系统的重要活动,都要出期墙报。有如过年,人们里外要换一身新,才显示节日的样貌。那时,年终县里表彰先进,对各单位的印象,一是看每月上报的信息数量、质量;二是看单位墙报有没有常换常新,办出水平来。墙报反映一个单位的精神面貌。文章内容固然重要,主要的还是看书法好不好。墙报上墙后,各单位领导、组织人员观看,评头论足。书写者,在一旁默默听着,记在心里,回头好好练,以便下次汲取。办得有质量的,不仅是本单位,还会引来社会上的欣赏者。

可是,现在人写字,害怕别人看见似的,远离大众。不管水平如何,动则十万几十万的到美术馆、博物馆办展览,市里不如省里气派,省城不如京城上档次。豪华盛宴,终究要散。可是,又有几人真心实意去看书法呢?倒是在公园、广场平地上,清晨或者黄昏,老头老太提个水桶,一个扫把写出来的字,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

回到文字开头,我们用最先进的电脑,克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书圣、草圣等经典字迹,喷绘出来的宣传栏,为何不如从前的手写墙报呢?答案只有一个,今天的人们,吃喜欢手工做的,用讲究手工造的,穿量身裁剪的,文化的书法概莫能外。好想那原汁原味的、久违了的墙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