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迎春
昨日,在淮滨县,记者见到94岁的老英雄王尔凤时,他正在卧室看书,只见他一边读书一边记着笔记,桌子上放满了书籍、报纸杂志。记者被他的笔记本吸引了,这是用针线缝制的一个本子,纸张不一致,有长有短,颜色有黄有白……
王老身材高大魁梧,穿着简朴,说起话来,脸上始终带着笑容,举手投足间依然带有一种军人的英武之气。
王尔凤,1925年12月30日出生于安徽省广德县下寺乡施村。1943年参军,成为新四军16旅48团2营4连的一名战士。194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天目山战役、孟良崮战役、睢杞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立二等功一次,获人民英雄二级奖章。1950年5月,部队筹建伞兵新兵种,他被调入新兵种部队。
1955年10月,他被调入信阳二七航校,任航校三大队大队长。1958年5月,他转业到淮滨县,先后任淮滨县马集乡拖拉机站站长,淮滨县公安局内保股股长、副教导员,淮滨县粮食局工会主席,淮滨县机械厂厂长等职务,1980年12月离职休养。
王老告诉记者:“1947年6月,我所在部队参加了睢杞战役,这次战役异常艰苦,久攻不下形成拉锯战,牺牲了太多的战友。我带领的一个排三四十人,最后只剩下3人幸存。此役,我左腿内侧炸伤,荣立二等功。由于医疗条件限制,后来好长时间子弹才被取出来。年纪大了,头经常麻,记忆力越来越差,检查才发现头部有弹片,也不知道是在哪一场战斗被打的,至今弹片也没有取出来……”
随后,老人从一个红色盒子里拿出一张“淮海战役纪念章”,他用手慢慢擦拭了一下,告诉记者:“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了,我作为这场战役的经历者、见证人,往日的战斗场面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全军将士勇猛顽强、前赴后继,与敌人血战厮杀的场景又闪现在眼前。这场决战,其规模之大、战斗之激烈,实属罕见,自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我们共打了66天……”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河南等地的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这一点,我感触十分深刻。当时我们所带干粮只够吃一两天,都是老百姓用小车把粮食推到战场的,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很多小姑娘去战场上护理伤员,她们十分用心,啥也不怕,给伤员接大小便也是常有的事……群众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憎恨,激励着每一个战士,让我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饥寒……”
“父亲在战争年代舍生忘死,在和平年代两袖清风,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工作作风让我感动。小时候经常看到他给贫困学生和需要帮助的人捐款,从来不给组织添麻烦,能给组织省的钱他就尽力省下来。最让我感动的是,现在父亲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每年过完年,他嘱咐我的第一个事就是把他一年12个月的党费交齐……”儿子王晓文告诉记者。
淮滨县老干部局副局长王霞说,王老退伍不褪色,军人的艰苦朴素、耿直等优良品质在他工作期间仍表现很突出,如今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只要一提起王老的名字,老同志们至今都能说出他的两三个感人故事来——
王老工作期间,外出开会学习或出差,从不报销差旅费,总是说:当前国家太困难了,再说我不是有工资吗?自己掏不是一样吗?
当时他见单位的炊事员吴家兴给食堂买粮买菜不方便,就主动将自己的自行车送给老吴用,当老吴还他自行车时,他笑着说:你用吧,我再买……
“正是千千万万个像父亲这样的老英雄,他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才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采访最后,王晓文告诉记者,“父亲用实际行动教育我们要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我们也将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多为民谋福利,这样才对得起父亲对我们的培养,才对得起生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