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李传宇
昨日,息县小茴店镇陈寨村丁庄组一群憨态可掬的白鹅,追逐嬉戏、振羽高歌,就像一朵朵天上流动的白云,煞是壮观。不远处一块20余亩草地上丁明建像往常一样单手驾驶着收割机忙碌着,妻子张琴一颠一簸地将收割完的青饲料倒入三轮车拉回养鹅场。
“这夫妻俩虽然肢体有残缺,但比许多正常人都能干。经常早上五六点就能看到在养鹅场劳作,人穷志不短,不等不靠,凭自己的劳动走出一条脱贫路。”走村入户的陈寨村村委会主任陈刚对丁明建夫妻俩赞誉有加。
43岁的丁明建幼年时不幸因意外被截去了右臂。早年外出打工,结识了腿部残疾却朴实勤劳的张琴。夫妻俩相互扶持,却因肢体的残缺、技术的缺乏入不敷出。
随着精准扶贫的推进,2016年4月丁明建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不仅给孩子上学发放了补贴,还让俺参加了技术培训。感谢党的一项项好政策,让俺有了继续拼搏的坚强后盾。”驻村工作队多次到家中走访了解情况,碰壁的经历没有湮灭夫妻俩的斗志,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及财政支持,让不服输的两人再次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想要脱贫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愈加坚定。
虽然依靠党的政策,使得自家的生活得到改善,但是丁明建清楚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改变家庭贫穷的面貌。在了解市场行情后,丁明建毅然决定养殖生长周期短、抗病强的肉鹅。
“刚一开始,他在养鹅方面是个门外汉,没有经验,不懂技术,最初的尝试几乎都没有挣到钱。”回忆起养鹅的酸甜苦辣张琴记忆犹新。
为了养出好品质的肉鹅夫妻俩专门种植了黑麦草、高粱、苏丹草,为鹅宝贝提供最新鲜的青饲料。每天晚上更是在养鹅场旁的小屋做好看护。通过总结的一套方法再加上技术的指导,养鹅收入大有改观。“现在一只鹅除去鹅苗和饲料的本儿钱能挣40元左右,今年养的这2000多只都已经被固始县那边预定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收入有了稳定的提高后,一家人从昔日老旧的土坯房,翻修重建住进了两层的新楼房。从贫困户到自主脱贫,丁明建夫妻俩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再过一两年,有条件的话俺想扩大鹅场。”夕阳西下,丁明建依旧在养鹅场操劳。汗水润湿了他的脊背,乐观的笑容和收获的喜悦却始终洋溢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