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县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息县:高质量招才引智 奏响发展最强音


赵国民 余江

“奖励大产权住房,提供安家费,还有教师激励基金等优厚待遇,让我们没了后顾之忧。县委、县政府待我们像亲人,我们一定会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县委、县政府,回报息县人民。”昨日,在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中校园内,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新教师莫位振对笔者说。

近年来,息县立足县情,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契机,坚持把柔性引才作为破解高层次人才引进“瓶颈”的关键举措,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架设人才集聚平台、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加快了全县招才引智工作步伐。

编好“制度网”聚才。该县制定《息县招才引智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明确在不改变人才的人事、档案、户籍、社保等关系的前提下,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引进2名专家型领导担任息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定期赴该县进行传、帮、带。围绕生态主食和企业管理,与清华大学、江南大学等单位建立长期培训合作,对息县生态主食、企业管理等人才进行培训。对高层次人才工资待遇、住房保障、职称评定以及在户籍、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绿色通道服务。对主导产业人才实行项目资助、研发支持、创新奖励等全链条激励。

打好“感情牌”用才。该县建立“人才服务110”体系,把县内外聘的专家学者、引进的硕士博士专家服务团、“本土”服务团成员等人才整合起来,“量身”服务,有效发挥了引进人才优势。凭借“赖氏根亲文化节等这一吸虹效应,联合发力打“亲情牌”,切实把与息县有感情的高端人才吸引过来、利用起来。目前,已面向“985”和“211”师范院校毕业生成功引进195人。依托信阳“鸿雁计划”,组建北上广深等多个驻外息商会筹备组,通过亲情联络、定向推介、政策服务等方式,促使外流人才及其智力财富的回归。

优化“软环境”留才。从引进条件、管理服务、优惠待遇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该县支持、鼓励用人单位采取聘用制、雇员制等形式开展智力引进,通过兼职、科研攻关和技术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努力营造交流自由、资源共享的良好政策环境。坚持把人才工作纳入县管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项目化管理、时序化推进、常态化督查、差别化考核。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