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文化大讲堂 扶贫又扶心


本报记者 周 涛

曾经的息县路口乡弯柳树村,是一个不孝父母、兄弟反目、打麻将成风、垃圾围村的脏乱差的省级贫困村。如今的弯柳树村,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村民彬彬有礼,村里书声朗朗、生机勃勃。是什么让一座小村庄华丽转身?弯柳树村村民们给出的答案是:文化大讲堂。

“文化自信,是民族发展的坚定力量……”近日,在息县路口乡弯柳树村文化大讲堂,首届传统文化暨文化自信与乡村振兴志愿者培训班正式开课。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派驻弯柳树村第一书记宋瑞深情讲着课,台下志愿者专心致志。

2012年10月,宋瑞初到弯柳树村时,为村里争取到40万元的扶贫项目资金,用于村民经营种植或养殖项目。没曾想,村民们因为嫌麻烦,并没有领钱。这让宋瑞深刻认识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的是心灵的贫瘠,村民思想观念不改变,是不行的。

2014年年初,宋瑞带动3名企业家捐资30万元,在弯柳树村头建起了一个可容纳200人听课的“文化大讲堂”。文化大讲堂落成后,宋瑞邀请中央党校教授、全国道德模范、中原十大孝子等到村授课,讲解“婆媳道”“儿女道”“夫妻道”“幸福人生”等。

“一开始,村民们观望,有的不愿听,到后来都抢座来听课,很多人学习后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事和价值观都发生了根本改变。”宋瑞说。随着村子出了名,他们开始培育弯柳树村德孝文化培训产业和乡村游产业,成立了息县弯柳树村孝爱文化传播公司,组织村民把家中的空闲房间,按照统一要求打造“孝爱客房”。

如今的弯柳树村,已是远近闻名的“中华孝心示范村”“弘扬中华孝道示范基地”。村民们通过学习中华文化,心智改变了,整体素质提升了,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投资项目,产业也更旺了。弯柳树村以实践证明了:道德可以转化为财富。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