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南湖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守 园 往 事


邹 相

对“守园”这个词,凡是家在农村或是曾经在农村住过的人,应该都不陌生。“守园”就是看园子的意思,到了水果或是瓜果成熟的季节,担心被人偷摘,就专门在果园或是瓜园旁,搭建一个小木棚,放上一张床,昼夜安排人在里面看着,谓之“守园”。

位于豫南山区的老家,每年一季水稻、一季小麦,除此之外,就靠种植果木、花生、瓜果为增收的渠道。那时候,几乎家家都有果园,每年夏天都会种西瓜、甜瓜、菜瓜等。我家的果园有两个地方,一个在门口,一个在屋后的山上。到了农历五月间,桃子、李子也都成熟了,这时候就需要守园。因为父母都在南方打工,奶奶给叔叔带孩子,大妹在外婆家上学,家里就剩下我跟爷爷,因此守园的任务也就落在我们两个身上。但是,爷爷还得给我做饭,故而守园基本就靠我自己了。早饭过后,我就跑到后山上守园。有陌生人经过果园时,我的警惕心就非常高,随时准备大喊大叫,以防他们偷摘树上的果实。然而,一般人大白天是不会动手行窃的,小偷们常常是晚上出来行动。我们家的桃园,经常被小偷光顾,仿佛知道我们家就剩一老一少似的。村里很多人晚上也守园,小偷很少光顾他们的桃园。我和爷爷晚上还出不去,家里还喂有牲畜,爷爷走不开,也不放心把我自己一个人放到外面。

上高中之后,因为学校在县里,还是封闭式管理,我就很少回老家,也就基本不再守园了。那时候,爷爷的年龄也大了,行动多有不便,主要由父亲来守园。父亲的瞌睡瘾大,呼噜声更是惊天动地、吓坏鬼神,刚开始还没有人去偷瓜、偷果儿的。后来,好像那些窃贼了解父亲的习性一般,经常趁着父亲熟睡时,偷走不少瓜。有一天中午,有两个小偷正在偷瓜,未曾想到,父亲突然醒了,大吼一声“偷西瓜了”,就去追他们。两个小偷儿玩儿命似的往前跑,父亲在后面猛追猛喊,那一幕情景绝对不亚于警察追赶小偷的电影片段。最后,两个小偷甩下背着的西瓜,逃窜而去。父亲看着地上被摔破的西瓜,忍不住泪流满面。那时候,我秋季的学费主要靠卖西瓜来凑了。对那些小偷儿,父亲是深恶而痛绝之,特别希望有机会把他们暴打一顿后,再扭送到派出所。当然,从那次事情发生后,父亲不再大意,要不强忍着中午不休息,要么让母亲跟着,以便随时能发现小偷的不耻行为。

近些年来,老家的人基本上都搬到镇里、县里居住了,村里的瓜园也没人照看,好多都荒废了。即便是有些果树,到了果子成熟的季节,也没人去偷,大家手里都不缺买水果的钱。经济宽裕了,生活殷实了,大家的觉悟也都提高了,明白偷盗的行为令人唾骂,“天下无贼”的局面也成为现实。尽管村民们都不再守园,但还会经常谈论起那些守园的往事,每每说起那些趣事或糗事,无不喜笑颜开,笑声一片。而我呢,经常在梦中回到那些守园的日子里,等着小偷们出现,却从未碰到一个小偷。那些瓜啊、果啊,一个个沉甸甸、圆鼓鼓的,仿佛在歌唱着丰收的季节!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