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天下连载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暑期儿童溺水事故频发, 如何编织防溺水保护网?


溺水事故一直是危害中小学生安全的“头号杀手”。数据显示,溺水是我国儿童的第一位致死原因。我国每年有5.7万余人溺水死亡,其中0岁至14岁的就占56.58%,远高于交通事故和失足跌落的意外伤害,而每年七八月份是儿童溺水高发季。

“该做的工作都做了”,还是防不胜防

一到夏暑,溺水事故就会成为避不开的沉重话题。记者梳理发现,今年4月1日到7月中旬,3个多月时间海南已有10余名学生溺水身亡,尤其是近1个月就有7名学生溺亡,其中大多为15岁以下留守儿童。

7月20日,记者对海口周边一些废弃的水塘走访发现,这些水塘形成已久,在暑假期间适逢雨季,这些坑塘大部分积满了水,积水深度难以预测。而且,这些危险水域没有设置任何防护措施和警示标识,许多孩子不顾危险依然在水中嬉闹。

“湖、河内严禁游泳、洗澡,我们在沿湖、河岸边设立了禁止游泳的警示牌。但是,每年都有小孩儿不听劝阻,随意下水。”一名村民对记者说。

据了解,暑假前夕,海南省教育厅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认真落实溺水防范工作,指导家长做好暑假期间学生安全教育。

“印发《告家长书》,校讯通发短信提醒……该做的工作都做了,然而学生溺水事故还是未能杜绝。”海南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防范学生溺水,他们制作了公益广告在当地电视台黄金时段连续播发,并让学校通过校讯通向家长时常发送提醒短信。针对留守儿童,他们要求基层学校老师上门家访,一定要与家长面对面沟通。

“每年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很紧张,早早就与相关部门联系加强监管,可溺水事故还是防不胜防。”该负责人无奈地表示。

多环节掉链子,孩子游“野泳”难防

事实上,减少儿童暑期溺水风险的关键环节,除了儿童自身外,还在于学校、家长和设施防护,只有环环责任到位,才能减少悲剧发生。可在现实中,这些环节往往不同程度地“掉链子”。

“缺乏安全意识,许多监护人监管不到位。”海南师范大学老师郭敏曾参与一项关于校园安全与青少年权益维护的项目调研,她发现,儿童溺亡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农村的现状是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老人、孩子留守。老人往往缺乏安全意识,对孩子的监管常常不到位。

郭敏无奈地表示,留守子女溺亡事故所占比率较高,很多时候是由于孩子没人监管,另外,相比城市的孩子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留守儿童多生活单调,加之天气炎热,孩子们在水塘中玩耍就成了暑期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年迈力衰的老人寸步不离孩子,也难盯住孩子戏水。

谈起近几年来接触的多起学生溺水事故,海口120调度科科长张彩云心痛不已。她坦言,从多起溺水事故来看,农村发生事故的数量明显高于城市。“城市拥有众多经营规范的游泳池,配有救生员等。而农村孩子想要消暑,大多是三五成群去游‘野泳’,安全没有保障。加上地处偏远,一旦发生事故,救援力量短时间内很难迅速到达现场。”

如何织密防溺水保护网

“儿童暑期溺水难题并非无解,关键是能否在各个环节进行改善。每个环节的力量增强了,整体安全效能就能体现出来。”业内人士认为,预防溺水事故需要家长、学校、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郭敏认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至关重要。虽然每年暑假前,各个学校都会进行安全教育,班主任也会加以强调,但只念文件的效果并不好,还需要用办展览、看视频等更直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此同时,家庭监管缺位的问题也需要加以解决,对不负责任的家长,相关部门应当给予警示。

“此外,有关部门可以结合正在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利用一些水塘资源建设一批简易游泳池,有深浅区、有标识,最好还有人管。农村中小学生有了安全的游泳场所,一定程度会减少他们去溺水有隐患的河流、水塘玩水。”

“相对城里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公共资源,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太过单调,怎样填补留守儿童假期的空白也是有关部门应该思考的。”郭敏建议,可以将学生非正常死亡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范围,切实推动各个相关部门尽职尽责。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相互补位,才能最大限度地不留空当、无监护盲区。

(据新华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