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茶坊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那些红色的记忆


张 喆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正处于改革初期,一切都还在发展中。偏远的山区,学生的课外读物并不多,我平时主要读自己的语文或姐姐哥哥的语文,喜欢书里面讲的故事。偶尔,同学之间相互传递着一些破旧的连环画,比如《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等,这些算得上是奢侈书了。

通过书籍的桥梁,我打开了一扇与外界对接的窗口,视野开拓不少,变得明白事理,我幼小的心从中得到了许多感悟。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看书,把家里的牛弄丢了。这事发生在读小学五年级的一个周末,同伴们找了一个开阔的山坡,把牛绳子挽在牛角上,任7头牛散放着。其中,有一个叫胜利的同伴,从书包里掏出一本《红灯记》,天啦,这本连环画在班级中传了许久,我思慕了很长时间,没想到这个周末竟然传到胜利的手上。这本《红灯记》跟《小兵张嘎》一样出名,它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人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

我与胜利并排坐在石头上,一人扯着连环画的一边,沉溺在故事中。等到太阳升到头顶上,我抬头看一眼山坡下的牛,隔着菰草、树林感觉不对劲,我跳到石头上数了一次,的确少了一头,7头牛只剩下6条了。

同伴听到我的惊叫,一起往山坡下的牛群冲了过去,我拨开树杈茅草走近一看,少的牛还是我家的那一条。我的头“嗡”地一下炸开,汗珠子溢出了脑门。见我快哭了,胜利说:“我腿快跑回去喊人,你先在附近找找。”赶来的母亲一边走一边责骂我,好在我父亲比较有经验,他专挑着水源的方向走,终于在一个山凹水塘边找到了牛。

改革开放的步伐往前走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好,学校也好,政府也罢,都重视起了读书育人的这条道路,少年强则国强。我上高中的下半年,所在的学校不仅有了文学作品的黑板报,而且“浏览室”里还有不少旧书,比如《读者文摘》《钢铁怎样炼成的》等,这些免费借记的书籍,为我日后热爱文学打下了基础。《钢铁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描述共产党员的革命形象一直烙印在我的脑海中。书中主人翁保尔·柯察金,即使身体病重,但在革命烽火和艰苦环境下,仍然坚持革命工作。

在历史教科书、资料中,我看到董存瑞、赵一曼、杨靖宇等这些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一个个不向侵略者屈服、忠于国家、永葆一颗忠贞的红心,从而反抗侵略、英勇奋战,为解放中国而壮烈牺牲。

在书籍中,我明白了如今的和平幸福生活,都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懂得了国强民安康的道理,一个国家如果不强大,就会走向受凌辱乃至灭亡的地步。

一个读书的民族,是砥砺前进的民族。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