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阴雨,位于淮滨县防胡镇熊寨村的同心笔业扶贫车间,毛笔加工制作如火如荼。
成型、抛光、打孔……10余位村民各司其职,负责人冷东淮认真检验着各道工序。“毛笔制作可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笔头要圆浑饱满,笔锋既要挺立还要富有弹性,跟为人处世一样。” 冷东淮笑着说。
冷东淮,高个头,黝黑的脸上写满质朴。早些年,冷东淮外出在安徽池州市东至县办了一家木工艺品公司,生意红火极了。也就在那时候,他渐渐接触毛笔、爱上书法,无法自拔。
2017年,在镇党委书记和村支书的感召下,这位成功人士做出一个胆大的决定:返乡办笔厂。说胆大,有原因。在老家十里八乡,用毛笔的不多,卖毛笔的不多,制作毛笔的更是“闻所未闻”。冷东淮有股子韧劲:只要能带领乡亲脱贫,我必须尝试。
同心笔业扶贫车间一开工,招了近百人,24名贫困户也加入其中。令冷东淮吃惊的是,凭借着65台生产机械,聪明的乡亲们用红木、紫光檀做出来的狼毫、羊毫,深得浙江、江西等地客户的满意。
“从成型、抛光到打孔、刷油漆,再到成品,一共需要20多道工序,不过我们都熟练了。”正在进行成型工序的王猛,早年因车祸左腿截肢,面对记者,王猛信心十足,“我们现在有30多人常年在工厂里干活,每个月能做出来10多万支笔,工资待遇最低的也有1500元左右,大多早已脱贫。“
如今,同心笔业制作的毛笔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时常供不应求,乡亲们齐夸这是好项目。淮滨高中驻熊寨村第一书记杨磊不禁感慨:“去年,同心笔业党支部成立,冷东淮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已成为预备党员。凭着致富不忘家乡的情怀,冷东淮致力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为我们下一步实施脱贫工作以及乡村振兴,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报记者 周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