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车厘子才罢园没多长时间。今年,这片车厘子已经见到效益了。”昨日,在位于罗山县莽张镇的罗山县德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基地内,总负责人姜坤满怀收获的喜悦向记者介绍。
姜坤的车厘子基地位于莽张镇鲁堂村。2015年,河南德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罗山县的子公司成立了,也就是罗山县德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当时,按照最初的设想,公司在莽张镇流转了土地,并将鲁堂村作为车厘子基地发展特色农业。
“在罗山县种植车厘子,我们也有很大的压力。”姜坤介绍说,“根据农业专家的说法和实际种植经验来看,车厘子在淮河以南很难挂果,即使挂果,产量也不怎么高。可是我们还是决定尝试下,毕竟车厘子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于是,2016年,公司方面就开始整地、栽树。“我们这些车厘子树,都是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和郑州果树研究所合作引进的,总共有10多种,口味有的偏酸,有的脆,有的甜。”第一年,果树健康成长;第二年,果树健康成长;到了第三年,该挂果的时候,一场雪灾降临,果树又多长了一年。“到底行不行呢?”这几年里,姜坤和他的团队也面临着压力。
今年这些车厘子树终于挂果了。“公司总共近千亩车厘子,仅有上百亩都挂果了。从产量来看,每亩能产出500斤左右,最大的一颗差不多有一两重,这在信阳已经是奇迹,超出我们的预料了。”第一年挂果,公司方面采取“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的模式,几万斤车厘子老早就销售一空。很多后来闻讯前来采摘的市民只能等待来年早点行动。
“按理说我们这边种植车厘子产量不太高,因为气候原因,但我们这边的车厘子要比北方地区能提前一到两周成熟,打市场差价,每亩收益也不差。”为了提高产量,姜坤还为这些果树搭建了大棚。“等果树都长大之后,每亩1000斤的产量应该能够得到保证。”
本报记者 杨长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