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茶 坊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晾马台拾遗


涂保学

离开家乡已经有些年头了。随着年岁的增长,好多场景都已淡忘,但是,那儿时经常玩耍的晾马台,却常常出现在梦里,让我魂牵梦绕……

阳春三月,桃红柳绿,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活计,伴春风为友,走进了家乡的晾马台。

从潢川县来龙集驾车西行,宽敞平直的乡村水泥路十分整洁,可容双车并行,道路两旁挺拔的梧桐,在微风摇动着嫩绿的小手,向路人们致敬,虾稻共养的水田、绿油油的麦田星罗棋布,偶有三几个老乡背着药筒,正在给麦苗喷施除草剂,远处的村庄传来阵阵鸡犬声,好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车到石岗子离晾马台仅千米之距了,晾马台的身影已清晰可辨,蜿蜒的乡间小路边开满了“猫爪花”,金灿灿一片连着一片,小路只能徒步而行。

步行10分钟,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相传来龙乡晾马台与唐朝名将张士贵有关,武德三年,张士贵跟随李世民进军河南,经淮滨县跨越淮河时,由于随从部队人马较多,舟船太少,多数人马都是泅水而过,在淮凤集凤凰山安营扎寨宿营,将士们为使泅水的战马免受冷冻,每位士兵用战袍从凤凰山上,运土一铣,在凤凰山的东边石岗子的北侧,筑起了一个晾马台,供战马休整使用,来龙乡晾马台,便由此而产生。

眼前的晾马台遗址地势起伏,西高东低,整体呈长方形。南北宽140、东西长220米,面积3080平方米,最高处距自然地平3.7米。台上有灰坑3处,为椭圆形、袋形和圆形。其中的一处灰坑,口径约1.1米,深约1.7米,内有猪、马、羊、鸡等禽类骨物和碎陶片及残留的谷物等。晾马台的上面有两座坟茔,坟茔旁边的几颗柏树并不茂盛,稀疏的枝条无精打采的低垂着,晾马台的东边多半是老乡们种植的蔬菜,有莴笋、蒜苗、也有青菜。晾马台的南面是郁郁葱葱的麦田,晾马台的北面紧邻龙港,饮马坑孤零零的伏在晾马台西面。

饮马坑,距晾马台不足20米,饮马坑为南北走向,长约百米,宽为20米左右,深约1.5米,虽然坑内杂草丛生,但坑内碧水现底。据老人讲:饮马坑不大也不深,但坑内碧水长存永不枯竭。

传说晾马台上原有石马、石燕、石蟾等十件瑞物,晾马台南面的石岗子村名也由此而来。可我们看到的晾马台只有陶片瓦砾,只是一个普通的高台而已,找不到一丝传说中的石之类瑞物的痕迹。正当我们怀疑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时,一位上年纪的村民告诉我们说,原来晾马台上的石器瑞物在50年代的反四旧运动中全被敲碎填路了。真可惜,民间很多类似这样的古典文物在那段史无前例的运动中灰飞烟灭了。

一座古台,其实就是一处人类精神的寄托地,一口饮马坑,其实就是一处人类灵魂的告慰碑。历朝历代,为大家公认的古迹,是普通老百姓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在人们心中最纯朴最实用,这种信仰表达了人们扬善惩恶、向往安宁幸福的价值取向。

站在晾马台上,我仿佛看到先人们勤劳、勇敢、善良与虔诚,我想,正是这份勤劳、勇敢、善良与虔诚,孕育了质朴、醇厚的民风。

太阳即将中天,整个上午,我们随暖暖的阳光寻觅历史古迹和传说,跟清爽的和风追溯远去而久远的记忆。在返回的途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文化价值取向受到极大冲击,尤其是那些承载了先进村落文化理念的老建筑,见证了先进村落文化兴衰的古遗址,正在逐步消失,心中总有落魄之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