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赵恩烽 华唯 本期主笔:李亚云
嘉宾简介:“泥猴张”本名张希和,1942年生,鹤壁市浚县人。因为专门从事泥猴创作享誉海内外而得名。现任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亚视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美术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政协委员。
核心提示
“捏泥巴”能捏出个啥名堂?“泥猴张”给出了答案。一只泥猴,享誉海内外,这是民间艺术的力量。
年逾古稀的“泥猴张”,一生便是一部民间艺术的发展史。世世代代“苦熬生活”的祖辈们没有赶上好时代,为“一升麦子”“两升高粱”日夜辛苦做活。随着时代的更迭,民间艺术大放异彩。信手拈“猴”的手艺让张希“活”变成“泥猴张”,享誉海内外。
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创新,重在传承。为了让“泥猴”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泥猴张”探索出了不少新路子。“泥猴张”的创新传承之路,或许能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带来一些借鉴意义。
探访信阳啥渊源?第二故乡难舍下
受聘信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近日,张希和应邀来到信阳,故地重游,仿若归乡。“20年前,我为黄柏山风景区做设计。巍巍大别山、悠悠长淮水,至今难忘。”张希和说。20年后,再次来到信阳,张希和依然沉醉于信阳的好山好水。“信阳山美水清,最是留人之处。”
淮滨县的“泥叫吹”更让张希和着迷。淮滨“泥叫吹”同淮阳“泥泥狗”、浚县“泥咕咕”并列为河南三大泥彩塑。“看到‘泥叫吹’,就感觉亲切。它们都是取材于黄胶泥,是大地母亲给我们的礼物,都是咱河南人的宝贝!”张希和说。
民间艺术咋变化?父子对比或可答
“泥猴张”的本名不叫张希和,而是张希活。“希望活下去”的念头自张希和呱呱坠地起,贯穿了他童年的始终。“孩儿啊,不塑神像,扎纸马,谁能给咱一升麦、两升高粱啊!”解放前,父亲的话言犹在耳。“民间艺术是要饭的手艺,被人看不起。那时候,因为家穷,我被卖了三次……”忆及往事,年迈的张希和不禁潸然泪下。
幸运的张希和却不似父辈的境况。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动祖国大地,民间艺术开始苏醒,张希和的人生也开始了“破冰”之旅。“泥塑百猴阵第一次在鹤壁县文化馆展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张希和回忆说,第一次展览后,自己的“泥猴”便活了起来。1985年,“泥猴张”和他的“泥猴”们漂洋过海,将展览办到了美国。“泥猴张”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他的作品被编入中学美术教材。荣誉接踵而至。“泥猴”活了!“泥猴张”火了!
非遗文化咋传承?求新求变路子宽
“孩子哭,找他妈,他妈买个泥娃娃,逗得孩子乐哈哈。”一首简单的民谣,道出了泥塑曾经备受青睐的盛景。然而,随着物质产品愈加量丰质精,不少民间手工艺品面临着“无人问津”的窘境,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困局。为赋予“泥猴张”更长久的生命力,张希和开启了新的探索之旅。
为了让泥猴“活”起来,张希和赋予非遗现代因素,与动漫结合起来,运用动漫形象,让传统作品与高新科技相结合。与动漫公司合作,以张希和手下“泥猴”为主角的《大侠泥猴张》即将走入公众视野。为了让传统泥塑文化得以延续,张希和还推出了一个少儿多元化培养开发平台——泥猴张少儿艺术创意中心。
“孙悟空会七十二变。我的泥猴本领也很大,未来还有更多的平台等着它去大展风采!”谈及未来,“泥猴张”信心满怀。